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地区的油画自上世纪起,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发展脉络和教育模式呈现多样化面貌。河南地区的美术院校作为传播美的思想、培养美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发展历程和样态值得梳理与研究,河南地区院校油画发展历程是河南美术发展史课题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学界对于河南院校油画教育发展史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早期河南院校油画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较为薄弱。通过查阅部分文献,分析其结论发现,理论结果大都认为:河南地区油画传入的时间相比其他地区较晚;河南油画教育是自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成立后才真正意义上存在的。这些文献,在对于早期河南地区油画教育发展的论述上存在空白或只是简短概述。大部分文章从时间线上来看,几乎都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论述。文章普遍认为自第六届全国美展开始,“河南油画”逐步进入大众视线,更认为自第六届全国美展后,油画教育才被河南地区所重视,由此开始长足发展。但笔者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认为,油画在河南地区的传播早在1902年以前就已初现端倪,1902年后随着一批留日学生的归乡,油画教育被正式引进河南,开始在河南地区生根传播。其后一直存在于以河南优级师范学堂为代表的公立院校,及以东岳艺术学校为代表的私立院校教学课程当中。教师作为促成油画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之一,河南地区在1902至1949年间出现了一批以吴法鼎和李剑晨为代表的留洋美术教育者,及以谢瑞阶等为代表的国内院校培养的美术教育者。他们无论身处何方都将个人的抱负与才能裹挟到国家的命运和时代的洪流当中,投身于教育事业,为推动河南油画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比江浙闽京等地,河南院校油画教育的确整体滞后。这表现在完备的公、私院校油画教育出现较晚,且对全国来说有影响力的院校少之又少。教学模式多模仿上海艺专、北京国立艺专等院校,没有形成强而有力的影响。河南院校油画教育滞后是众多因素造成的:一是河南所处地理位置,在当时难以吸引大量的美术留学生往来交流,前来执教者也是少之又少,加之众多原因教育界难以留住人才。二是,当时河南地区人民接受新知的能力相对欠缺,对这种新外来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无论是政府、教育者还是革命家都很少有言论从文化救国的角度谈及油画教育。三是,时局的动荡,战争的破坏使得民众终日胆战心惊,大部分学子无心学习。就算有部分学生愿意接受油画教育,潜心研究,但在战火中河南地区并没有学习油画的条件及工具,对于油画教师来说更是有心无力。从今时来看,当时的油画教育发展尚不成熟甚至存在诸多问题及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新中国成立后河南院校油画艺术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立足于河南地区各个时期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至近代油画教育的出现和普及。试图梳理河南院校油画教育的沿革,分析各个时期河南地区油画教育存在的特点和联系。力图将早期河南院校油画发展史的脉络更加清晰地梳理出来,望能为河南院校油画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直观的理论框架。希望对河南各美术院校,乃至全国的美术院校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教育资源的整合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比江浙闽京等地,河南院校油画教育的确整体滞后。这表现在完备的公、私院校油画教育出现较晚,且对全国来说有影响力的院校少之又少。教学模式多模仿上海艺专、北京国立艺专等院校,没有形成强而有力的影响。河南院校油画教育滞后是众多因素造成的:一是河南所处地理位置,在当时难以吸引大量的美术留学生往来交流,前来执教者也是少之又少,加之众多原因教育界难以留住人才。二是,当时河南地区人民接受新知的能力相对欠缺,对这种新外来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无论是政府、教育者还是革命家都很少有言论从文化救国的角度谈及油画教育。三是,时局的动荡,战争的破坏使得民众终日胆战心惊,大部分学子无心学习。就算有部分学生愿意接受油画教育,潜心研究,但在战火中河南地区并没有学习油画的条件及工具,对于油画教师来说更是有心无力。从今时来看,当时的油画教育发展尚不成熟甚至存在诸多问题及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新中国成立后河南院校油画艺术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立足于河南地区各个时期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至近代油画教育的出现和普及。试图梳理河南院校油画教育的沿革,分析各个时期河南地区油画教育存在的特点和联系。力图将早期河南院校油画发展史的脉络更加清晰地梳理出来,望能为河南院校油画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直观的理论框架。希望对河南各美术院校,乃至全国的美术院校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教育资源的整合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