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联合不同口服降糖药的降糖效应,指导临床联合用药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且采用两种或三种口服药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服用二甲双胍,联合药物包括: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TZDs)、α一糖苷酶抑制剂类及二肽基肽酶一4(DPP-4)抑制剂类,联合治疗方案至少持续3个月不变。记录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治疗用药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等相关数据。依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7.5%≤HbA1c<8.5%和8.5%≤HbA1c≤9.5%两组,以治疗后HbA1c<7%为达标标准,以治疗后HbA1c下降幅度(△HbA1c)、HbA1c达标率为观察指标,分别比较在不同血糖水平、体质指数(BMI)及病程情况下,不同治疗方案的降糖疗效。 结果: 1.纳入患者共763例,治疗后总体血糖达标率为53.9%,其中双药组52.0%,三药组61.1%,7.5%≤HbA1c<8.5%组58.1%,8.5%≤HbA1c≤9.5%组47.1%。 2.在7.5%≤HbA1c<8.5%水平,三药组与双药组的入组HbA1c分别为8.00±0.23%、7.98±0.2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月后三药组较双药组HbA1c下降幅度更大、达标率更高,两组下降幅度分别为124±032%、1.10±0.33%;达标率分别为67%、5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在8.5%≤HbA1c≤9.5%水平,三药组较双药组入组HbA1c水平高(9.11±0.34%vs8.87±0.28%,P<005);虽三药组HbA1c下降幅度较大(2.07±0.32%vs1.69±0.42%,P<0.05),但两组间达标率无差异,分别为50.9%、46.2%(P>0.05)。 4.当7.5%≤HbA1c<8.5%,BMI<24(kg/m2)时,在双药联合治疗方案中,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糖化下降幅度最大,为1.22±0.29%;达标率最高,为72.7%;与联合格列奈类、胰岛素增敏剂、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格列奈类、胰岛素增敏剂、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的糖化下降幅度分别为:1.0±0.25%、0.9±0.30%、1.03±0.32%、0.99±0.25%;各组达标率分别为:45%、38.1%、41.5%、40%。在24≤BMI<28(kg/m2)和BMI≥28(kg/m2)时,二甲双胍与上述各类药物联合治疗的降糖效应均无统计学差异;当8.5%≤HbA1c≤9.5%时,不论BMI处在哪个水平,二甲双胍与上述各类药物的联合降糖效应均无明显差异。 5.无论是病程<5年还是病程≥5年,也无论糖化是在哪一个水平,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格列奈类、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DPP-4抑制剂治疗的降糖效应均无差异。 6.双药联合,在7.5%≤HbA1c<8.5%组其糖化达标率较8.5%≤HbA1c≤95%组明显增高(55.7%vs50.9%,P<0.05),两个血糖水平组的入组HbA1c分别为7.98±0.25%、8.87±0.28%(P<0.001);治疗后HbA1c水平分别为6.88±0.25%、7.18±0.48%(P<0.001);糖化下降幅度分别为1.10±0.33%、1.69±0.42%(P<0.001)。三药联合,在7.5%≤HbA1c<85%组其糖化达标率较8.5%≤HbA1c≤9.5%组显著增高(67%vs46.2%,P<0.05),上述两个血糖水平组的入组HbA1c分别为8.00±023%、9.11±0.34%(P<0.001);治疗后分别降至6.76±0.39%、7.04±0.37%(P<0.001);糖化下降幅度分别为1.24±0.32%、2.07±0.32%(P<0.001)。 结论: 1.在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5%时,应尽早启动药物联合治疗。当体质指数小于24kg/m2时,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效应更强,达标率更高。 2.当血糖水平较高,糖化大于85%时,尽管三药联合较两药联合降糖强度大,但达标率仍低,提示当血糖处于高水平时,口服药治疗降糖效应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