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对话管理模式是以对话理论为基础,针对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新构想。它是学校在长期实践、学习、积累和创新的基础上,对学校对话管理实践进行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学校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运作规则。它是学校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也是学校重要的无形资产。其本质是一种反省性合作探究,追求以平等对话为前提,以互助合作为基础,以反省探究为方式,以持续开放为条件,以创造生成为目的。其功能有价值引领、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人际关系与提升对话品质;其诉求理念表现为对话参与者即行动探究者、对话场亦是学习场、即时即景的探究观、对话知识的融通和超越等六个层面。学校对话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其一,它是学校管理变革任务的体现;其二,它是时代发展潮流顺应的反映,是民主法制的呼唤,也是和谐校园的诉求;其三,它也是管理文化变革的价值选择。学校对话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其可行性。首先,它具有合理性,表现在社会建构论、批判诠释论、符号互动论和合作探究论的支撑,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它具有合法性,表现在对话管理的规则具有可操作性,且对传统管理思想进行了有意义的延伸,同时也与学校内外部的章程相协调,因而具备一定的现实土壤。最后,它具有工具性,表现在技术可操作性、管理双方的认可度高、经济的可实现性三个方面。学校对话管理模式的实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对话管理实践中表现为形式对话、失真对话和垄断对话。其障碍性因素主要有话语霸权的存在;思维假定的影响;反对话行动的干扰;主体地位处理不当以及对话情景脉络把握失调等方面。为了有效实施学校对话管理模式,必须更新对话管理理念;优化对话组织结构;活用对话管理策略;转变对话管理方式;强化自我完善机制。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学校对话管理模式的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