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世纪之交,我国教育部正式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改革浪潮的推进,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该标准明确指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更注重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更全面的发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颁布,给高中生物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生物》,成为目前山东省高中的主要教材。在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指导下,探究活动不仅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途径,对于新教材探究活动的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教材分析法、调查法,在深度挖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分析了目前生物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现状,并对探究活动教学和学习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期探究活动能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切实开展起来,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的主体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国内教材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给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写明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在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探究活动和探究性学习的定义,并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探究活动在数量、类型、分布、特征、设计原则、实施条件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新教材探究活动的特色,发现优势与不足。研究发现: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设置注重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第四部分是对山东省济宁市的几所高中生物探究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明确了当前高中生物探究活动的开展现状,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调查结果表明:仍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滞后;学校设施、教学时间等问题限制了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师队伍对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存在着缺乏科学性、即时性和多样性的问题。第五部分就高中生物探究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了思考,给出了对于教材修订、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若干建议。教材修订时可适当添加探究的指导资料,并统一编排形成“资料库”,学生自主查阅;可将大型探究活动分解成较小的探究活动,同时也可将小型探究活动合并成大型探究活动。教师队伍应在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评价。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激流勇进,不畏困难,既要对符合自己观点的现象进行分析,更要与自己观点不符的现象进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