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甲状旁腺切除术中应用纳米碳的甲状旁腺负显影定位作用,探讨其定位、辩识甲状旁腺的效果。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提供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能缩短手术时长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符合研究标准的40例SHPT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行常规的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移植术;纳米碳组20例,在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移植术中加用纳米碳的甲状旁腺负显影定位技术。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两组血iPTH、钙、磷、甲状旁腺切除数量、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等相关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血iPTH、钙、磷水平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2)纳米碳组在注射纳米碳后甲状腺被均匀染成墨黑色与未被黑染的甲状旁腺形成鲜明颜色对比,即甲状旁腺负显影,使得甲状旁腺被快速辨识、定位。(3)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手术方式选择、甲状旁腺切除数目、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手术成功率85%(17/20),行tPTx 4例,tPTx+AT 16例,切除甲状旁腺74粒,平均每例3.70±0.57粒,术后住院时间10.06±4.22d;纳米碳组手术成功率95%(19/20),行tPTx 6例,tPTx+AT 14例,切除甲状旁腺78粒,平均每例3.90±0.45粒,术后住院时间8.56±2.87d。(4)纳米碳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纳米碳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80±8.17ml、15.70±7.34ml,手术时间分别为119.25±13.32min、86.25±7.68min。(5)两组的术后各并发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纳米碳组发生术后一过性低血钙发生率分别为60%(12/20)、75%(15/20),严重低血钙患者数分别为1例、0例,出现低血钙症症状患者数分别为3例、4例,术后术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0.0%(4/20)、2例(2/20),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术口感染及喉返神经损伤。(6)两组患者术后血iPTH均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血iPTH分别为2024.62±643.50pg/ml、602.52±431.43pg/ml,纳米碳组手术前后血iPTH别为2021.62±586.31pg/ml、264.39±147.23pg/ml。纳米碳组术后20min血iPTH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原有的骨疼和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在术后快速缓解,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结论:(1)tPTx+AT可快速降低iPTH,有效缓解SHPT引起的骨痛、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是治疗SHPT有效手术方式。(2)纳米碳具有重要的甲状旁腺负显影定位价值,可以减少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3)tPTx+AT中运用纳米碳不会增加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