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儿童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外发展心理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在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知识方面,研究者的兴趣尤为浓厚。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已渐系统化,但对情绪发展不良儿童的研究较少。事实上,健康的情绪会促进许多适应行为的发展而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是其情绪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开展相关研究,为矫正儿童情绪问题提供指导。而且Saarni早在研究中强调,她的被试为正常的学生,这从反面恰恰说明了情绪障碍儿童和一般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发展水平可能存在差异,但具体实证的研究国内外都很少。
在研究一中采用派发问卷的方式,调查城乡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并比较城乡儿童的社交焦虑得分差异,且调查性别、年级、地域等因素对儿童社交焦虑得分的影响。因为本论文探讨的是社交焦虑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因此我们希望选取的被试是具有较高社交焦虑得分的儿童。因此,我们通过研究一选取社交焦虑得分较高的一所学校儿童作为被试,进行研究二的实验。
对于研究二,采用了故事访谈法。此研究呈现八个小故事。故事主人公遇到一个情境,此情境是适宜使用表达规则的。这些故事是挑选自先前关于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例如Harris,1986)且经过修正后由大学生进行评定过的。在一半故事中隐藏积极情绪,另一半是隐藏消极情绪;一半是同伴交往的情境,另一半是与成人交往的情境。快乐和悲伤是此研究的目标情绪,因为它们是儿童最早认知并明确标志的情绪。讲完每个故事后,实验者就要求被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接着实验者问儿章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故事主人公的真实情绪,问被试主人公在这件事情里有什么感觉,并让被试选择(真实情绪问题);另一个是关于主人公的表面情绪,问被试主人公的面部表情是什么,并让被试选择(表面情绪问题);
并要求他们回答主人公情绪反应的理由综合两个研究的结果,主要结论综合如下:
(1)城市儿童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农村儿童的。
(2)女生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
(3)城市和农村儿童的社交焦虑水平均有年级差异。
(4)对于社交焦虑儿童,他们更多使用自我保护动机,而不是亲社会动机;他们更经常使用伪装表达策略来调节情绪。
(5)五年级儿童的社交焦虑分数最低,同时他们的亲社会动机得分也是最高的。
(6)比起同伴交往的故事情景,儿童在成人交往故事情景中更经常使用亲社会动机;比起积极的故事情景,儿童在消极的故事情景中更经常使用亲社会动机。
(7)在情绪表达策略中,低年级儿童的最小化策略显著高于中、高年级儿童的,而中、高年级儿童的中性和伪装策略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儿童。
(8)在消极的故事情景中,女生较少使用伪装策略,男生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