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它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金融业,特别是部分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进程的推进,税收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虽然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银行业的税制经过了多次调整,但随着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现行税制的诸多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都面临着税负较重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到盈利水平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还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可持续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因此对银行业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结构分为6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论文的组织结构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回顾了关于银行税收负担和经营效率两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第三章为银行业税负现状分析,首先对我国银行业税收体系和演变历史进行概述,然后以营业税和所得税为考察指标,分析了银行业总体、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税负情况,最后分析了现行银行税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营业税税率偏高、计税依据不合理、呆账准备和税前扣除不合理。第四章为税收负担与银行经营效率的实证检验,首先对模型的设定、数据来源和实证方法进行了说明,然后利用1999~2007年的数据对银行税收负担与经营效率的关系做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999~2007年间,我国银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盈利水平普遍偏低,2003年股改后,伴随着治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改进,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但现行银行业较重的税收负担已经阻碍了银行盈利水平和效率水平的再度提升。无论是资产利润率,还是技术效率,税收负担均对其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并且税负对股份制银行的影响要大于国有银行。因此,减轻税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银行业整体的经营效率。商业银行在进行经营效率改革的时候,不仅要注重传统内部因素的影响,更要充分考虑到外部因素(税收)对利润和效率的影响。最后,论文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银行的优秀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