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尔赫斯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阿根廷作家,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众多国家广泛传播,并对众多国家的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也是如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博尔赫斯作品第一次传入中国,因为其作品的独特魅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博尔赫斯作品也被翻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伴随着这一过程,是博尔赫斯作品对当代中国文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文学先后出现了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潮流和流派。80年代中期,马原、格非、苏童、余华、潘军、孙甘露等作家及其作品开始受到关注,他们的作品和此前中国作家的作品明显不同,被文学界称之为“先锋派”,这种先锋小说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后现代文学的影响,其中以博尔赫斯作品的影响尤为巨大。余华是当代中国著名作家,其写作风格先后经历了由传统写作,先锋写作,再回到归传统这一过程,1987年到1992年是余华先锋写作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发表的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实验性质,其创作手法、叙述风格和语言特征等都受到博尔赫斯小说的影响,如余华早期所宣称的“虚伪的真实”,小说中的时空颠倒、命运的不可知等,都有明显的博尔赫斯小说影子,余华本人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博尔赫斯小说的喜爱和他受博尔赫斯小说影响这一事实。从90年代开始,余华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小说开始关注现实、关注人性,其先锋性、实验性明显消失,但其简洁的语言风格,重复的叙事手法,仍然保留,这些独特的艺术风格明显带有博尔赫斯作品艺术风格的痕迹,同时,余华在借鉴博尔赫斯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发展与创新,他将博尔赫斯小说创作手法、叙事特点与中国现实相结合,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中国读者接受,并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