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人类疾病谱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寄希望于天然药物和传统药物来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医中药热”,为中医药业的基础产业中药材生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我国现有的中药材生产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药材生产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中药材生产发展的机会是:国际天然药物市场迅速发展;世界药物学家不断从植物中分离出疗效显著的临床药物;我国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中药材生产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入WTO有利于中药材的出口贸易、促进中药材产业结构调整。但这些与我国中药材的出口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口始终以低附加值的中药材为主;出口药材价格一跌再跌。究其主要原因是:周边国家开始注重对天然药物原料的开发研究与我国中药材出口争夺市场;中药材自身质量问题;中药材出口渠道混乱。在分析了国内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发展、市场流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药材生产的无序和盲目性是造成中药材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国际国内现状与问题,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1、中药材生产发展走规范化生产道路,全面实行GAP;2、调整和优化中药材产业结构,重点开发以地道药材为主流的产品;3、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产业化经营;4、中药资源广度开发和深度保护;5、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合理开发利用西部中药资源;6、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7、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8、出口管理实行分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