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指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播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活动。这不仅对学生的“学”有一定的要求,还对教师的“教”有更高的要求。人类的学习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中介作用自觉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最适合这个“语言中介”角色的就是“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3点要求,精心创设物理情景、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重视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由此可见问题情景、提出问题、问题探究的“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课堂”的重要性。自从基于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思想正式引入我国,已经得到相当的重视。以物理学科为例,相关的问题教学研究都可查阅到很多的文献资料。但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学位论文研究,还是实践性较强的期刊文章研究,或侧重于文献研究,或侧重于实验研究,很少看到相关的课堂教学设计,或课堂模式设计。在高中实习期间,也发现这种教学思想已经被较多的一线物理教师所采用,但仅仅是将“问题”一定程度上的代替传统的“满堂灌”,而不是将“问题”作为整堂课的“中心”。这样的高中物理课堂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本论文对“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做了以下研究工作:先从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入手,针对前人对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模式设计方面的缺陷,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并辅以相关的调查研究,以发现当前一线物理教师对于PBL的现状及需求,通过平时对实际高中物理课堂的观察,将其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试卷讲评课这5种高中物理常见课型,进行“问题化”的分别完善,最终给出自己基于问题为中心的不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和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课堂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