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家以农事开国,故天子三推,皇后亲蚕,为万世之法。万世之法源远流长,乃成蚕丝文化洪流。蚕丝文化以生生不息之态,穿越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蚕丝文化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传承路径如何?其间教育功能如何展现?4000年迁流蔓衍的历史进程中,有多少新旧蚕丝文化元素在冲突与融合中循环往复?虽周公之书切切然令其臣知稼穑艰难,虽孟子备陈王道之始于百亩之田、墙下之桑,仅从文献研究无以回答。本文选择嘉陵江流域蚕区作为切入点,力图从教育学的视野,全面考察蚕丝文化的结构和教育功能。嘉陵江流域作为蚕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数千年栽桑养蚕的文字记载历史,今天嘉陵江流域仍然是全国重要蚕丝产区,而且还占领了家蚕基因科技研究的世界高地。所以,选择嘉陵江流域蚕区作为考察对象区,具有代表性。基于以上考虑,我从选题之初的2005年5月开始,在每年春节期间、春蚕饲养期间、晚秋蚕饲养期间,深入到蚕农家中、养蚕重点乡镇政府、蚕种场、茧丝生产和销售公司、农业部蚕学重点试验室进行多次的深入调查。本论文纵向划定两个宏观研究时段:一是商周开始至晚清的农耕文明时期。殷商时期我国北方(河南、河北、山西)即发现大量的丝织物品,而南方在浙江钱山漾遗址(良渚文化时期)也发现家蚕丝,这证明蚕丝的出现可以上溯至上古时期。二是从近代至今的工业文明时期。从十九世纪末叶到现在,教育在蚕丝文化传承中的功能产生了明显的转型,从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的言传身教转而开始学校教育。本论文的研究逻辑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第一,对蚕丝文化生成机制的解析。依据文化生成的一般理论,以嘉陵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蚕丝文化遗存为考察对象,探究教育在蚕丝文化传承中“化民成俗”的功能,得出蚕丝成为家庭、社区乃至邦国的重要支撑的结论。第二,对蚕丝文化符号系统的收集与分析。依据文化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按照文化构成的基本框架,对蚕丝文化符号进行系统梳理,将蚕丝文化划分为物质表现形式、语言表现形式、制度表现形式、科学表现形式,系统地对其符号表现和内涵进行分析,探究教育在蚕丝文化不同符号中的选择功能和创造功能表现。第三,对蚕丝文化传承路径及变迁的解析。依据文化分析的功能论和冲突论,将蚕丝文化置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视野下,分析蚕丝文化的向内传承途径和向外传播途径,提出促使蚕丝文化产生剧变的两大主要因素,一是主动同外来文化的沟通,二是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并总结教育在蚕丝文化传承和变迁过程发挥的作用。第四,对教育在蚕丝文化传承中的多功能显现进行归纳。依据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论,分析教育在蚕丝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掌控功能、经济支撑功能、文化濡化功能等,并对近代以来蚕桑学校教育、蚕丝产业教育、蚕丝科技教育等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近代以后的蚕丝文化传承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进行,而且蚕丝文化有了新的内涵。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实证考察相结合,通过对大量考古资料、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对传统蚕丝文化有了较为系统的把握,同时也对嘉陵江流域古老蚕区的现状有了真切的了解。本论文对嘉陵江流域蚕区的调查,在访谈基础上,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制作封闭式问卷,从五个维度设置问题,设五级选项,问卷统计使用SPSS13.5软件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辅助说明传统蚕丝文化元素正在消失及现代蚕丝文化的状态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本论文认为:第一,教育在蚕丝文化传承中从不同角度体现了选择、传播、创造的功能,农业社会中“耕读传家”的理想社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由于现代蚕丝文化的重心已转向科技和产业,而农村传统养蚕受到极大的冲击,需要对蚕农加强现代文化的教育,以适应新形势下“耕读传家”理想社会的构建。第三,蚕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传承历史最为悠久、最为灿烂、也最具特色的成份,我们必须加以保存并弘扬,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理由,也是本论文选择这个研究题目的价值所在。本论文创新之处有两点:首先是选择切入研究对象的角度具有创新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从茧丝产业、丝绸艺术、丝绸科技、丝绸贸易等角度进行研究,但鲜有系统地从蚕丝文化角度研究其生成机制、符号系统构成、变迁与传播等,对蚕丝文化传承中的教育功能的研究,在国内也算是开端。其次是田野调查收集资料的原创性。选择嘉陵江流域蚕区进行考察,收集到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