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在压缩载荷作用下,能够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破坏形式,一是脆性破坏,二是韧性变形。在单轴压缩载荷下表现为脆性破坏,破坏机制为微裂纹的扩展,最终导致宏观裂纹。而在三轴压力作用下表现为韧性变形,机制为混凝土内孔隙压溃。本文主要研究了三轴压力作用下混凝土发生脆-韧转换所需的围压条件以及碳纤维导电混凝土损伤-电阻率关联关系。前者以围压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理论研究了无限大基体中单个孔被压溃的条件,该条件即是混凝土由脆性材料转换为韧性材料的条件,从理论上推导了出现该种转换的条件:混凝土的(环向压力)/(轴向压力)的比值需满足cr(当混凝土材料的泊松比0.15~0.2时, cr0.22~0.25)。然后,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进行实际验证混凝土出现脆-韧转换所需要的围压条件,实验研究表明:混凝土的(环向压力)/(轴向压力)的比值小于cr时也有可能出现脆-韧转换,因此理论上得出的混凝土发生脆-韧转换时的临界比值cr是混凝土发生脆-韧转换的一个充分条件。后者以碳纤维填充混凝土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碳纤维含量下混凝土的导电性能与损伤演化的关联关系。采用轴向静态压载和准静态循环压载,并且同时对试件进行超声波检测和电阻实时测量的方法,得到在荷载连续变化条件下试件的电阻和超声波波速变化规律。根据损伤定义和应力波理论,得到混凝土损伤演化与超声波波速变化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混凝土损伤与其电阻率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损伤与其电阻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还发现,该复合材料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具有明显的电极化效应。实验表明:1)存在着临界的碳纤维体积分数fcr(fcr=0.7%),当碳纤维含量达到或超过fcr时,碳纤维的电阻率存在急剧下降现象。2)当碳纤维的体积分数小于等于1.3%时,对此类混凝土进行电阻测量时存在极化效应。3)混凝土的电阻率不是关于损伤的一个单值函数,而是损伤的一个多值函数。本部分的研究得到了该种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规律,可以用来预测此类混凝土的服役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