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提升对策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ddK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提升广大乡村地区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把握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变化规律,制定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提升对策,能够对地方政府开发乡村生态产品、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目标提供决策参考。当前,有关乡村生态文化服务的研究不充分,生态文化服务研究视角集中在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城市公园,对乡村生态旅游景点关注不足,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忽视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的重要性。据此,本研究在界定乡村生态文化服务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核算指标体系,对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展开评估。本研究以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内冲村、麦市镇冷塅村、沙堆镇港背村和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为案例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构建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费用支出法、司法价格法,采用政府统计数据和田野调查数据,对案例区2010、2020年的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对2010、2020年案例区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并利用案例分析法对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案例区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差异较大,内冲村、畈上村的生态文化服务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较强。2010年内冲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最大,为2478万元。2020年畈上村、内冲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较大,分别为5730万元、4525万元。港背村、冷塅村、畈上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构成以生态游憩为主,分别为67%、51%、89%,内冲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以生物多样性为主,为79%。(2)2010-2020年案例区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畈上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增长最大,由415万元增加到5730万元,增长幅度达到12.81倍;其次,港背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增长趋势较明显,由112万元增加到787万元,增长幅度达到6.03倍;冷塅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由129万元增加到642万元,增长幅度达到3.98倍;内冲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增长趋势较弱,由2478万元增加到4525万元,增长幅度为0.83倍。(3)案例区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提升的经验有:以“两山”理论为指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制定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特色主题定位明确;盘活乡村闲置土地资源,提升土地经济价值;开发乡村特色生态产品,满足游客生态文化需求;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助力乡村生态文化服务发展。案例区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山”理论认识不足,生态意识和实践行为存在脱节;缺乏科学发展规划,无限制建设用地扩张措施;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景区项目同质化严重;景点开发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开发运营能力较弱,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4)提升乡村生态文化服务价值的对策建议主要有:深入贯彻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完善乡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开展乡村全域国土空间规划,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坚持乡村旅游高水平开发,提供高质量乡村旅游产品;加大政府的生态补偿力度,缓解开发资金不足问题;完善人力资源提升政策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少数民族跨区域流动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挑战,对城市民族关系、地区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生活方式、个人习惯等存在差异,甚至缺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协同治理,改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
学位
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实现政府采购业务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全国各地政府采购电子化工作正在积极地探索推进中。本文尝试立足于湖北省政府电子采购平台的现状问题,结合国内政府电子采购平台管理经验,总结出优化电子采购平台管理的对策。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将湖北省政府电子采购平台现在与过去的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对比湖北省与国内其他地区政府电子采购的情况,从而分析
学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新加坡作为构建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先驱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便开启了其互嵌式社区的建设。从早期民族冲突不断,到如今各民族关系和谐共融。实践证明,新加坡建设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各民族脱嵌,为我国构建和谐共融的民族关系提供思路,为增进社会团结、促进国家发展凝聚合力。通过文献研究法,本文首先对
学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列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践行“全人发展”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良好的体育行为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体育学习态度无疑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教学方法作为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适宜的学习动
学位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05年,农业税废止以后,我国进入以工补农的阶段,我国建立了分税种、分类型、分区域的惠农税收政策体系和税务服务体系。税收优惠政策是利用税收杠杆引导资
学位
期刊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就业的关注,要更加优先保障居民就业,想方设法稳就业、扩就业,提升就业质量,保障就业人员待遇及权益。在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施背景下,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中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因此研究和引导农村居民就业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农村居民如何实现就业,实现怎样的就业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西南五省(市、区)位于我国西
学位
现代化进程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复杂性、扩散性和跨域性不断增强,在信息化的推波助澜之下,其发生频率之高和辐射范围之广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成为导火索,诱致一系列的社会系统性风险,促使人类跨越“个人—群体”的既定范围,开启社会、国家乃至全球层面的崭新问题域和危机域,造成了社会系统以及内外关系的非稳态与失衡。面对社会治理生态发生的剧烈变革,着
学位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关系着人类福祉,关乎着民族未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生态系统退化与生态产品稀缺日益加剧,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福祉,如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将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更是将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纳入民生范畴,而把握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变
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重要会议,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鼓励使用数字技术在疫情中发挥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有效应对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推进我国社区治理智能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社区治理智能化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颁布了系列相关政策文本。1999年4月,建设部勘察设计司、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发布《全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