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由传统城镇化逐步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过渡。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也产量剧增。垃圾产生量的大幅上升危害很大,具体表现有:损害了城市的市容,拉低了公民的生活质量,污染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传统的政府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是政府包干式的环卫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各种问题,如城市环卫管理法规不健全、公民的垃圾分类收集意识有待加强、项目投资主体单一且资金缺口大、现行的垃圾处理管理体制效率低下、我国垃圾处理的设施和技术水平落后污染问题严重等。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新出路—PPP模式意义重大。PPP模式占据三大优势,分别为伙伴关系、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在PPP模式中,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属于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政府不再是传统的主导角色,而是与私人部门处于平等的地位,在项目中要更加注重监督和调控作用的发挥,而私人部门要担负起项目中的建设经营等环节的运作,利用自身的管理技术等优势,力图达到政府部门的项目要求,生产出符合社会公众需求的优质公共产品或服务,而政府要对私人部门作出适当的财政支持和补贴等来确保私人部门的利益获取。总之,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不仅可以减轻财政压力,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管理技术和资金等优势。所以对PPP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综述、论文结构以及创新不足,第二章阐述了PPP模式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并以公共物品理论、项目区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六大理论作为PPP模式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目前我国政府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对PPP模式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得出PPP模式可以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新出路。第四章论文介绍了大连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总结了该案例的成功经验,然后结合这个案例前期的失败原因导出PPP模式中至关重要的三个问题,即利益分配问题、风险分担问题和契约治理问题,然后对PPP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运行机制从利益分配、风险分担和契约治理三个角度做了详细分析。最后就如何推广PPP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