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国有股权转让实务发展所引起的会计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国有股权转让的会计处理及披露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第一章回顾了我国国有股权转让的发展历程。这期间形成的多种转让方式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国有股权转让制度的变迁和创新。国有股权转让既具有一般股权转让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由于国有股性质所引起的系列特征。国有股权转让业务的发展,对会计制度和准则建设提出了新问题。文章第二章从股权转让交易各方关系分析着手,讨论股权转让的基本账务处理,之后对国有股权转让中主要的或争议较大的会计问题进行探讨,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对于国有股权转让收入的会计处理,文章认为股权转让收入确认的时点应当以办理过户手续为准;国有股权转让收入的处理需要杜绝“部分产权出售收入留给企业”和“买瓤破壳”的做法。第二,国有股权转让定价的计量属性应当选择公允价值计量,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第三,分析下推会计在我国国有股权转让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选择,并提出相关建议。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证券市场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规范国有股权转让会计的有效方法。国家有关法规对股权转让信息披露内容进行了规范。在第三章中,笔者还讨论了国有股权转让中的关联方交易披露问题和国有股权转让定价信息的披露问题,并针对我国现实情况提出相应建议。对国有股权转让的监管是会计准则和披露规则能够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本文第四章从行业监管、行政监管、市场监管三个方面探讨了国有股权转让的会计监管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全文融合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运用比较和借鉴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为完善我国会计制度、优化企业会计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我国的国有股权转让行为,寻求合理的会计政策对之进行约束,以求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