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旱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危害极大,古时轻则造成粮食减产,重则造成饥荒,甚至还会发生“人相食”这类违背伦理的惨剧,步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旱涝动辄带来千万元、亿元级别的经济损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水文气候的变化规律和社会发展进程,研究历史旱涝灾害有助于我们提高当前管理水平并预测未来,也有助于实现广西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我国历史悠久,古籍众多,在历史旱涝灾害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比较成熟的研究多集中于西北、北方以及东部地区,广西的研究记录相对较少。本研究基于广西市县历代水旱灾害纪实(公元960—1994年)、《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及其两次续补(公元1470—2000年)、广西各地级市1950-2017年水灾情况统计表、2011-2018年受灾人口及经济损失统计表等资料,主要采用历史文献收集法、数理统计法、空间统计分析法,以广西全境为研究区,分析广西近千年旱涝灾害演变及其社会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重建广西近千年旱涝灾害序列将旱涝灾害划分为5等级,用“1级、2级、3级、4级、5级”量化文字描述中的“涝、偏涝、正常、偏旱、旱”灾情,重建了千年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发现广西地区以轻灾为主,针对轻灾而言涝灾多于旱灾,但重灾偶有发生,针对重灾而言旱灾多于涝灾。随着时间推移,旱涝灾害愈发频繁。(2)分析广西旱涝灾害朝代分布特征南北宋时期灾害甚少,北宋涝多于旱,南宋旱多于涝。元朝以后灾害逐渐增多,旱涝形势在公元1310年从旱多转变为涝多。明朝旱涝占比较为均衡,明前期气候温暖、灾害较少,明后期进入明清小冰期后气候变冷,灾害迅速增多,且常出现极端涝或极端旱。清朝旱涝频次为所有朝代之最,并且旱涝转换用时短,整体无明显阶段性,但1850年之后灾害激增,多年来偏涝灾都多于偏旱灾,但重灾还是以旱灾为主。中华民国时期灾害更为频发,涝灾更常见,大面积极端涝灾高发于早期,而旱灾高发于中后期,进入到1935年之后旱涝占比逐渐变得均衡。新中国时期灾害发生率达到了顶峰,受灾面积、灾害损失都是历史之最。综上可以发现各朝趋势与总趋势一致,即灾害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一方面是由于灾害确实更为频繁,另一方面是由于近现代记录数更丰富。(3)分析广西旱涝灾害年内分布特征根据旱涝灾害发生的季节来看,广西地区春天旱灾与涝灾发生的概率相近,夏天主发涝灾,秋天主发旱灾,冬天常发生与其他季节的连旱。从单季灾害的角度来说,夏涝最为频发,冬涝最少。从连季灾害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两季连灾更多发,连旱远远多于连涝,连旱以春夏连旱、夏秋连旱为主,其次为秋冬连旱、冬春连旱。从地域上看,年内的旱涝时空分布与年内雨量时空分布、汛期推进方向大致相同。(4)分析广西旱涝灾害空间分布特征涝灾高发于桂东北区与桂东南区,旱灾常发生于桂东南区、桂中区、桂东北区,还有一个单独的旱灾高值区在崇左。重灾的发生更多是因为缺少降水,轻灾的成因可能与下垫面条件关系更大。另外,各朝代各地的涝灾高发地区总是聚集在附近,涝灾聚类的发生地区由东北部往东部移动,而旱灾只在元、清两朝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旱灾聚类发生地区由中东部往中部移动,其他朝代并无明显聚类。广西历史上的人口空间格局与旱涝空间格局变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5)旱涝灾害对广西社会的影响旱涝灾害主要对农业生产、人口、社会稳定、经济四方面造成影响。研究发现,1950~2017年间因涝灾引起的农田受灾面积目前正处于大尺度波动范围内的相对上升阶段,受灾面积总体在逐年攀升,成灾面积在受灾面积中的占比现处于减少的阶段。人口因灾大量死亡主要出现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公元1750年后人口开始爆发式增长,灾害再无法影响到增长势头。影响社会稳定主要体现在民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引发的暴动起义,广西各地爆发的起义暴动在清朝时期最多。经济损失方面,2011~2018年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长,但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增长率总是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率。(6)提出对应管理对策广西地区的旱涝灾害根据成因可主要概括为气候型、地貌型、水文型、人为型,针对这4种类型采取对应的管理对策,具体有:加固堤防、修建水库、城镇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喀斯特地区疏通自然排水系统、种植特色抗旱抗涝作物、建设水源涵养区、灾害风险度分区,以及利用“3S”技术建立灾害监测系统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