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已成为现代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已有研究显示:相对其它学习方式而言,合作学习具有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和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优势。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就是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全文共分五章,按应用研究的顺序,即提出问题、分析资料、进行理论、行动和实验研究的顺序依次展开。 在绪论中,本文交待了开展研究的问题背景及动机;分析了合作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拟研究的内容及采用的方法。 在论文的第二章,研究者进行了较为广泛和详尽的文献搜索和整理,阐明了合作学习的涵义及类型,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及社会学、认知发展论、选择理论和动机理论基础,指出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本身还是学习的内容,它是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的体系。 对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由于它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要求,是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对高中化学教与学现状改革的方法要求,所以这项工作显得很重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必须坚持民主性、活动性、合作性及发展性四大原则。作者还尝试建构了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确立了该模式的教学目标以及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从而对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 进行积极的行动研究是本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本文首先给出了开展合作学习中采取的一般教学组织指导措施,然后根据实施中潜在的困难和挑战,着重阐述了对学习动力、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合作学习评价的特别指导措施,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活动示例,以帮助读者理解研究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最后,本文对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之教学实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实验对象及数据,获得了相应的结论。实验结果最后表明: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及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能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及社会多项领域中获得较好的发展,是达到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