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肺部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并发血虫体的初步分析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KY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貉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其养殖规模、养殖数量在我国毛皮动物的养殖业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种群内呼吸系统的细菌性感染。本研究通过对收集的病貉肺脏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研究引起貉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并通过对貉血液检测,探究肺炎貉血液的并发病原微生物,意在为临床上貉的健康饲养和肺炎的检测、防治提供参考。
  1.貉肺部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本研究于2018年7月至9月间,对收集的有呼吸道症状的吉林和秦皇岛两地各15例病死貉进行肺脏无菌采集、细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水平鉴定以及分子生物水平鉴定,共计分离出7株大肠杆菌,其中吉林地区分离出3株,秦皇岛地区分离出4株,对分离株的耐药性、致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在伊红美蓝培养中生长为暗黑色菌落,光照下有金属光泽且有淡淡臭气;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阴性;分离株的α-D-乳糖、D-果糖、肌醇、L-乳酸、D-水杨苷、L-组胺等反应均为阳性,与大肠杆菌鉴定标准相符合;16SrRNA序列与数据库中大肠杆菌同源性达到98-99%。药敏结果表明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2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卡那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杆菌肽等8种抗生素耐药。小鼠的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攻毒12h后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进食量下降现象,攻毒24h时小鼠呈现出聚堆、浑身战栗、毛发凌乱等现象,并出现死亡,所有小鼠于96h内全部死亡。
  2.貉肺部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
  共计分离出5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吉林地区分离出2株,秦皇岛地区分离出3株,对分离株进行了粘丝试验、血清型分析、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发酵,形成较大的粘液型红色菌落,红色可扩散至菌落周围的培养基中;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阴性;分离株的α-D-葡萄糖、D-麦芽糖、D-甘露糖、D-山梨醇、D-水杨苷等反应均为阳性,与肺炎克雷伯菌鉴定标准相符合;其16SrRNA序列与数据库中肺炎克雷伯菌同源性达到90-99%。药敏结果表明对头孢他啶、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红霉素、卡那霉素等11种抗生素耐药,表现出极强的耐药性。粘丝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血清型分析结果为分离株不属于6种荚膜血清型的任何一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1种毒力基因共检出5种毒力基因,分别为fim、kfu、uge、ure、wabG基因。小鼠的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腹腔注射的小鼠攻毒12h后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卧地不起、进食量下降现象,攻毒24h时出现死亡,其余小鼠站立不稳,被毛逆立、无光泽,攻毒96h时小鼠全部死亡。
  3.貉血液中血虫体的检测
  收集上述病貉未凝血,对血液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多种染色镜检检测血液病原微生物。结果表明:30份血液的红细胞中均寄生有不同程度的血虫体,其中吉林地区病貉血虫体平均感染率为42.9%,秦皇岛地区病貉血虫体平均感染率为30.1%。感染血虫体的红细胞失去正常红细胞两面凹陷的扁平圆饼状形态,表面附着多个大小不一的血虫体,呈现出星芒状、锯齿状;姬姆萨染色将血虫体染色为蓝紫色;亚甲蓝染色将血虫体染色为深蓝色;迪夫染色将血虫体染色为紫红色。
其他文献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的含量非常丰富,而且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说,巨噬细胞主要存在两种极化状态:M1型和M2型。M1型巨噬细胞的功能是激活免疫系统并杀死肿瘤细胞,M2型巨噬细胞不仅能抑制效应细胞杀死肿瘤,还可以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入侵及转移。  
第一部分LAMP2基因c.974delT突变导致Danon病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具有高度遗传和表型异质性的常见疾病。部分类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累及多系统,与其他类型疾病表型存在重叠,导致常规的病理生理检测无法准确区分,从而给疾病的诊断和后续的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Danon病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性心肌病,症状涉及全身多系统,以肥厚性心肌病、骨骼肌病和智力障碍三联征为经典临床表现。
学位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农林生物质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性特点,资源量丰富,其开发利用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温室气体排放等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农业和林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废弃木材等可统称为农林木质纤维素,在生物质原料中占有重要比重。然而,相对于石油化工产品,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燃料(Biofuels )和生物基产品(Bio-based product
学位
光呼吸是植物特别是C3植物在含氧环境中正常生长所不可或缺的代谢过程,但同时耗费大量能量,成为制约作物产量的重要因子。植物进化到今天,光呼吸途径不单单是一个脱毒和碳骨架回收过程,它已经和植物的碳代谢、氮代谢、硫代谢等整合。参与光呼吸的基因在突变后大多呈致死表型,而质体甘油酸/乙醇酸转运体基因(AtLrgB/PLGG1)突变后,只呈叶片花斑表型,在大气环境中可以正常生长,极具研究价值。本研究以此为切入
学位
高等植物进化出能长距离运输水和矿质营养的导管结构,这为植物向陆地扩张以及繁荣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木质部导管是由一系列两端穿孔的导管分子死细胞相互连接而成的连续管状结构。一般认为导管分子是从管胞进化而来,这两类细胞合称为管状分子(tracheary element, TE),它的分化过程受到严格的时空调控。目前的研究表明木质部细胞的分化命运是由一些主导的转录因子(主要是NAC家族转录因子)和次级转录
学位
磷(P)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可缺少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已经进化出复杂的生理和分子调节机制,以增加磷酸盐(Pi)的吸收、利用和再活化以维持体内的P稳态。PHO2(Phosphate 2)是植物磷吸收和磷平衡的重要调控因子。PHO2mRNA受到miRNA399的靶向剪切,而缺磷诱导的长非编码RNAIPS1可以抑制这一过程。CK2(Casein Kinase 2)是磷吸收和磷平衡的另一重要调控因子,CK2
学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是位于视网膜最内层的一层神经元,其轴突聚集形成视神经向大脑投射,视网膜和视神经均属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感光细胞形成的神经冲动经RGCs和视神经传向大脑产生视觉。外伤和多种眼科疾病可导致视神经损伤,进而引起RGCs凋亡。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缺乏增殖分裂能力,RGCs一旦死亡将导致视觉永久丧失。因此,阻止RGCs死亡是治疗视神经
学位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是全世界流行最广泛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异质性。肝癌的全球发病率正在增加,而且年发病率将快速超过一百万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主要与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酒精摄取和代谢综合征
学位
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是我国重要的大宗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疗效确切且应用广泛,黄芪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近年来,对黄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药化、栽培技术等方面,而对于黄芪中黄芪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研究鲜有报道,生态因子及黄芪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对黄芪有效成分积累影响的研究则更少。因此,本文开展了2年生和3年生膜荚黄芪有效成
学位
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恢复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效生态途径之一。但从近几年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来看,更多的旅游项目融入到了城市湿地公园中,由于缺少统筹规划布局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湿地环境的建设,对场地生态环境恢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生态意义上讲,人为的扰动会对原本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城市湿地公园水源污染、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