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G12C特异性抑制剂AMG510的耐药机制以及克服策略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KRas基因是肿瘤中最常见的原癌基因之一,由其编码的KRas蛋白位于细胞膜内侧,它在传递细胞生长分化信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以及迁移等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已知约有30%的人类癌症是由于Ras的突变引起的,而其中又有约85%的癌症是因为KRas突变引起的。随着成功靶向KRasG12C突变的共价抑制剂的问世,长达数十年被认为“不可成药”的Ras作为药物靶标再一次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安进公司研发的KRasG12C共价抑制剂AMG510已于2020年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准上市,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进入临床应用的直接靶向KRas的抑制剂。虽然KRasG12C共价抑制剂不同于传统的ATP竞争性激酶抑制剂,但由于癌症种类和基因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原发性耐受以及长期使用导致靶标突变或旁路激活而产生的获得性耐受将限制其临床应用。为研究KRasG12C突变肿瘤细胞对AMG510的耐受机制,我们通过浓度递增法诱导建立了对AMG510耐受的C alu-1 R、MIA Pa Ca-2 R、SW837 R、H23 R细胞,并在Calu-1 R细胞中挑选单克隆Calu-1 C/E作为获得性耐药细胞模型。我们发现构建成功的获得性耐药细胞仍携带KRasG12C突变且对其它两个KRasG12C抑制剂ARS1620和MRTX849交叉耐药,提示该耐药不是由于靶基因的突变引起且具有普遍性。通过分析对比亲本细胞与耐药细胞在AMG510作用下信号通路的变化,我们发现获得性耐药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激活程度显著高于亲本细胞,并且能够拮抗AMG510对MAPK和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kinase,RTK)是MAPK和Ras上游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蛋白之一。人类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芯片的实验结果显示,Calu-1C/E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R)的磷酸化水平较亲本细胞显著升高。在获得性耐药SW837 R和MIAPa Ca-2 R细胞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提示RTKs的过度激活可能介导KRasG12C突变细胞对该类抑制剂获耐受,并且不同的KRasG12C突变肿瘤细胞产生耐受所依赖的RTK也不相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我们发现获得性耐药细胞Calu-1 C/E中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 ke growth factor,IGF1)的表达量高于亲本细胞,这可能是耐药细胞中RTK显著激活的原因。EGF能够不同程度削弱亲本细胞对AMG510的敏感性,而IGF对AMG510的增殖抑制活性影响较弱。分别抑制EGFR或IGF1R能够显著提高耐药细胞对AMG510的敏感性,而同时抑制EGFR、IGF1R和KRasG12C能够更加彻底地阻断耐药细胞中PI3K和MAPK信号通路以及其克隆形成。通过对系列KRasG12C突变肿瘤细胞的筛查发现细胞中AKT的磷酸化水平与其对AMG510的敏感性呈负相关,提示PI3K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介导对AMG510的耐受。由于PI3K能够整合来自多种RTK的信号,AMG510长时间作用导致多株KRasG12C突变肿瘤细胞中PI3K信号通路反馈激活,因此抑制PI3K可能增强AMG510的抗肿瘤活性并克服耐药。我们发现PI3Kα抑制剂CYH33与AMG510联用在多数KRasG12C突变的AMG510敏感细胞、原发性耐药细胞以及获得性耐药细胞中协同抑制细胞增殖。CYH33和AMG510联用能够持久抑制上述细胞中PI3K信号通路以及下游蛋白S6的磷酸化。CYH33能够增强AMG510对C alu-1和Calu-1 C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伴随着肿瘤组织中MAPK、PI3K信号通路以及下游S6磷酸化水平的下调。该药物组合对小鼠的体重没有显著性的影响,提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我们发现RTKs的激活导致KRasG12C突变细胞对KRas G12C选择性共价抑制剂AMG510产生获得性耐受,而PI3Kα抑制剂CYH33与AMG510联合应用能够克服耐药并协同发挥抗肿瘤活性。以上研究部分解释了对KRas G12C选择性共价抑制产生耐耐受的可能原因,为KRas G12C选择性共价抑制剂和PI3Kα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KRas G12C突变的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肝脏特有的免疫耐受特性在维持肝脏免疫平衡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免疫平衡一旦被破坏,会引发多种免疫相关的肝脏疾病。吲哚胺2,3-双加氧酶2(IDO2)是一种色氨酸限速代谢酶,与机体的免疫负调节密切相关,在肝脏中的表达居全身器官之首,然而其在肝脏中的免疫调节功能尚未见报道。目的:明确IDO2过表达对肝脏免疫调控的影响及其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为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构
学位
目的:研究牛磺酸在细胞水平上对铁过载所致的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牛磺酸的保护作用机制是否与Bcl-2/VDAC1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方法:L02肝细胞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构建铁过载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个组:Control(正常对照组)、Iron(铁过载组)、Iron+Taurine(铁过载+牛磺酸组)、Iron+Taurine+NC(铁过载+牛磺酸+阴性对照组)、Iron+Taurine
学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成员的激活能够调控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分裂、增殖、迁移、分化、转化和凋亡等。EGFR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酪氨酸激酶型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激活,参与细胞多种发育的生物学过程,并与癌症的分裂增殖过程紧密相关。EGFR过表达后会自发形成各种受体二聚体,激活异常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目前EGFR抑制剂已发展到第四代,但肿瘤细胞对其会产生新的耐药
学位
溴结构域(Bromodomain,BRD)家族蛋白是组蛋白赖氨酸乙酰化的识别因子,并且可以与其特异性结合。BPTF(Bromodomain PHD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是BRD家族成员之一,可以识别乙酰化修饰的组蛋白赖氨酸位点,并且在染色质重塑、调节转录和胚胎发育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BPTF基因上突变与错位以及表达上的失调对其功能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在许多癌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病情隐蔽、早期诊断率低、放化疗效果差、预后不良等特征。研究肝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机制,寻找肿瘤细胞恶性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的靶点对于肝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TRIM家族是一类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蛋白,它们在调控细胞凋亡、周期、病毒免疫应答、分化以及肿瘤发生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RIM47是一个具有E3连接酶活
学位
背景:肝细胞癌(HCC)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是导致HCC不断恶化及预后较差的关键要素。进一步深入研究HCC发生、发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确定其有效治疗靶点,对预防肝细胞癌转移复发至关重要。CYP3A5是CYP3A亚家族中最重要的肝外分布形式,参与了大量内源性激素、外源性药物及潜在毒性化合物的代谢。有研究表明,CYP3A5在多种癌症如肝癌、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和肾癌中表达失调,CY
学位
珍珠花属(Lyonia Nutt.)植物系杜鹃花科常绿或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在东亚和北美地区,全球约有35种,中国有6种和5变种,主要分布于东部和西南地区。珍珠花属中多种植物的根、茎、叶、花在民间长期入药,用于治疗劳伤腰痛、疥癣疮毒、肿胀、皮炎和肠道炎等疾病。该属植物中含有三萜、二萜、黄酮及苯丙素等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刺桐属(
学位
邻位卤代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医药,农药,天然产物和染料等,还可作为关键中间体用于构建结构复杂的分子。因此,发展苯胺类化合物高选择性邻位卤代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二异丙胺为催化剂,磺酰氯为氯源,于温和的条件下高选择性的实现了邻位氯代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该方案环境友好,成本低,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底物官能团耐受性及区域选择性良好,反应可放大至克级规模。此外,该方案还可用于
学位
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是指蛋白在翻译中或翻译后经历的一个共价加工过程,通过在特定氨基酸残基上加上修饰基团来改变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生物活性的激活及相应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PTMs。常见的PTMs包括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磷酸化、糖基化等。伴随着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的PTMs形式陆续被发现,如赖
学位
目的:肥胖被认为会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但机制不明。我们认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易损性的增加不应只关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而更应深究肥胖状态时引起的心肌病理生理改变,这应该是其对缺血再灌注耐受性降低的重要基础。为此,本课题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肥胖小鼠与正常小鼠心肌蛋白的表达差异,以初步探讨肥胖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易损性的机制。方法:首先通过高脂喂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进行心肌缺血再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