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0)络合物催化CO2与苯亚甲基环丙烷耦合反应的理论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工业碳源的日趋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将二氧化碳运用化学手段转化成有用的化工产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CO2的化学固定方面,利用二氧化碳与不饱和化合物耦合得到羧酸是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在过去,人们不断探索研究催化二氧化碳与不饱和化合物耦合的各种类型的催化剂。但是,单纯依靠实验手段不能观察到反应的过渡态,很难检测到反应中生成的所有中间体,所以到目前为止比较完整的、详实的反应机理研究仍然比较少见。量子化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能够和实验方法相结合,对反应机理进行全面的、彻底的理解。本论文旨在采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深入地认识Ni(0)络合物催化CO2和苯亚甲基环丙烷羧化反应的机理,重点阐明影响产物选择性和反应能垒的各种因素,从而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CO2和苯亚甲基环丙烷的耦合反应主要是通过解离机理即单配体机理来进行的。这是因为此反应中底物苯亚甲基环丙烷和配体的体积都比较大,在双配体机理(结合机理)中,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都很拥挤,使得配体和苯亚甲基环丙烷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位阻,导致反应需克服较高的能垒,所以反应按照单配体机理进行。(2)自洽反应场模型(SCRF)计算表明当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DBU)被用作胺配体时,在甲苯溶剂中,反应按照路径Ⅰ进行,生成产物A,反应过程是:(ⅰ)苯亚甲基环丙烷的双键与Ni中心配位形成π-络合物1A;(ⅱ) CO2插入Ni–C键形成五元环金属络合物2A,这一步也是反应的速控步。在极性较强的乙腈溶剂中,反应是沿路径Ⅱ进行的。此时乙腈分子作为配体参与了反应,使得路径Ⅰ和Ⅱ的势能面在零点以下。两条路径的能垒都很容易克服,最终产物A和B的分布由热力学因素来决定。此反应路径包括如下步骤:(ⅰ)形成π-络合物1A;(ⅱ)乙腈和DBU发生配体交换得到1Aac;(ⅲ)具有一个乙腈配体和一个DBU配体的1Aac异构化形成四元环金属络合物2Bac;(ⅳ) CO2插入Ni-Csp2键得到六元环羧酸4Bac。路径Ⅱ的速控步是1Aac异构化形成2Bac的过程。(3)以1,5,7-三叠氮双环[4.4.0]癸-5-烯(MTBD)为配体,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生成产物C的路径Ⅲ速控步能垒逐渐降低。这与实验上随着溶剂极性增强,产物C的产率逐渐增加一致。但是计算结果表明,不论在何种溶剂中,路径Ⅲ的能垒都不是最低的,与实验结果不吻合。这可能是由于我们所使用的B3LYP方法超估了过渡态的能垒。路径Ⅲ的反应过程前三步与路径Ⅱ的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第四步中CO2插入的是Ni-Csp3键,得到一个新的六元环羧酸。(4)同一条路径使用MTBD配体要比使用DBU的能垒低。此外,在整个反应中DBU配体中的七元环采用的是对称结构。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各期支气管哮喘(AS)幼儿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变化,探讨FeNO浓度与AS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6月初次诊断为AS且处于急性发作期的1~3岁患儿58例为研究
核桃花期冻害是核桃生长中影响座果最主要的因素。利用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的评估手段,结合GIS技术,对河北省核桃花期冻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是减少核桃花期冻害对其产量造成损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相比差距仍较大,公
对此诗的赏析,“诗中有画”已成为共识,尤其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是“诗中有画”的绝妙代表。而笔者认为,在“诗中画”的背后,更蕴藏着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审美心
"三权分置"改革下的土地经营权是土地经营权人对其按合同获得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关于其定性,"权利用益物权说"和"债权说"均存在不足,"用益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提高放疗疗效仍是目前肿瘤放射治疗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Erb B家族成员之一,具
综述了中药栀子的化学成分、炮制、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栀子及栀子属的植物中含有栀子甙、绿原酸、藏红花素、挥发油、多糖类等成分。水栀子的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山栀子 ,可
在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水体中的过多的氨氮对鱼类有致命的危害,生物膜法是-种常见的用于去除水体中氨氮的方法。传统的生物膜法在节约能源,提高反应效率方面均有所限制,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