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病理改变及炎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采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来建立血管性痴呆的模型,观察血管性痴呆的病理改变,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方法: 通过永久性结扎大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导致前脑缺血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以Mom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组织病理染色、TUNE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LISA、RT-PCR等方法,动态观察了各组大鼠在缺血后1天、3天、7天、14天、1月、2月、3月、4月的脑组织病理演变,并观察了血及脑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了炎性细胞因子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结果: 1、动物行为学改变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7天,神经病学与卒中指数二项指标均接近正常,无运动障碍。术后1月时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对照组明显下降,随缺血时间的延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越明显,4个月时最明显。 2、组织病理改变 缺血早期主要的病理变化发生在基底前脑、海马、颞叶皮质及视束,可见神经元变性、水肿、坏死及丢失,部分出现小的梗死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明显,并贯串于缺血的全部过程。缺血1个月后,白质改变逐渐明显,表现为髓鞘脱失、间质疏松呈空泡样改变。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脱髓鞘改变加重,以胼胝体及脑室周围白质明显,神经轴索连续性完好。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高表达,缺血早期以基底前脑、海马、颞叶皮质及视束等部位多见,部分炎性细胞围绕小静脉形成袖套样改变。后期以白质的炎症反应最为显著,见于脑室周围白质、胼胝体等区域。TUNEL染色未观察到凋亡细胞。 3、ELISA TNF-α及IL-1β在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均出现两次升高,IL-8在脑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仅出现一次高峰,且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滞后于血清中的表达,但组织中蛋白的表达量远高于血清中的蛋白量。 4、RT-PCR:NF-KBp65 mRNA在缺血后3天表达即增加,缺血7天时到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ICAM-1在缺血后3天表达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在缺血3月时表达再次升高。 结论: 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可使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减退,此法可成功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 2、该痴呆模型早期的病理改变发生在基底前脑、海马、颞叶皮质及视束,而后期则主要发生在白质,表现为进行性髓鞘脱失。 3、星形及小胶质细胞反应、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参与了缺血性病理损害尤其是白质疏松及脱髓鞘改变。
其他文献
宁南山区清水河流域灌溉农业区小麦套种大豆能有效地利用光、温、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麦豆套种(2∶1)型混合产量分别比麦豆单种增产15.6%、236.8%,亩纯收入增加106.6元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肺炎模型小鼠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肺炎链球菌诱导肺炎小鼠模型,然后将其分为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120 mg/kg生理盐水)
目的 探讨CD62P、CD63的阳性表达率和血小板计数(BPC)值与川崎病的诊断、疗效判定及与冠状动脉异常之间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分三组:①KD治疗前组29例,又分两小组:合并冠状动
目的:血管内膜机械损伤后引起新生内膜形成,及血管中膜平滑肌(VSMCs)增殖被认为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的主要机制。一些细胞因子如P-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变化与血管腔的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另外,骨髓中的内皮祖细胞(EPCs)被动员到外周血中,并归巢于血管损伤部位,分化为内皮细胞,促进内膜的修复,减少新内膜的生成。本研
传统报业进军新媒体已成为毋庸置疑的报业发展方向,当多数媒体人还在探索“互动”本质的Web2.0时代时,强调网络“商业价值”的Web3.0概念已经提出并受到追捧。对传统媒体从业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观察。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及指导。对象及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
第一部分:卡维地洛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过氧化应激状态及心脏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背景和目的: 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因死亡占死因首位约为三分之二,主要死因为心力衰竭。糖尿病心力
地膜玉米分带轮作系指在玉米覆膜种植的基础上,通过预留空行,分带间套一季或多季互利互惠的矮秆粮经作物,组成一定复合群体,充分利用作物之间的时间、空间差和生物因素,年度合理进
杞县在大搞富民工程中,泥沟乡嗅水井村,科技示范户李芳安,在白菜茬地,搞了一亩“双季玉米”项目。在县农业局和离休农技站长王光普指导下,经过六个多月的共同努力,于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