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采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来建立血管性痴呆的模型,观察血管性痴呆的病理改变,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方法: 通过永久性结扎大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导致前脑缺血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以Mom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组织病理染色、TUNE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LISA、RT-PCR等方法,动态观察了各组大鼠在缺血后1天、3天、7天、14天、1月、2月、3月、4月的脑组织病理演变,并观察了血及脑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了炎性细胞因子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结果: 1、动物行为学改变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7天,神经病学与卒中指数二项指标均接近正常,无运动障碍。术后1月时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对照组明显下降,随缺血时间的延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越明显,4个月时最明显。
2、组织病理改变 缺血早期主要的病理变化发生在基底前脑、海马、颞叶皮质及视束,可见神经元变性、水肿、坏死及丢失,部分出现小的梗死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明显,并贯串于缺血的全部过程。缺血1个月后,白质改变逐渐明显,表现为髓鞘脱失、间质疏松呈空泡样改变。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脱髓鞘改变加重,以胼胝体及脑室周围白质明显,神经轴索连续性完好。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高表达,缺血早期以基底前脑、海马、颞叶皮质及视束等部位多见,部分炎性细胞围绕小静脉形成袖套样改变。后期以白质的炎症反应最为显著,见于脑室周围白质、胼胝体等区域。TUNEL染色未观察到凋亡细胞。
3、ELISA TNF-α及IL-1β在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均出现两次升高,IL-8在脑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仅出现一次高峰,且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滞后于血清中的表达,但组织中蛋白的表达量远高于血清中的蛋白量。
4、RT-PCR:NF-KBp65 mRNA在缺血后3天表达即增加,缺血7天时到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ICAM-1在缺血后3天表达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在缺血3月时表达再次升高。
结论: 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可使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减退,此法可成功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
2、该痴呆模型早期的病理改变发生在基底前脑、海马、颞叶皮质及视束,而后期则主要发生在白质,表现为进行性髓鞘脱失。
3、星形及小胶质细胞反应、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参与了缺血性病理损害尤其是白质疏松及脱髓鞘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