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关正当防卫制度,我国通说认为,不法侵害紧迫性是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之一。但《刑法》第20条并未规定紧迫性,理论学说对紧迫性的功能定位以及判断标准争议较大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使用规则,这也导致紧迫性在实践中被任意使用。因此笔者认为,对紧迫性要件重新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防卫紧迫性条件的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紧迫性在正当防卫判断中的实践应用。这部分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归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正当防卫制度,我国通说认为,不法侵害紧迫性是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之一。但《刑法》第20条并未规定紧迫性,理论学说对紧迫性的功能定位以及判断标准争议较大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使用规则,这也导致紧迫性在实践中被任意使用。因此笔者认为,对紧迫性要件重新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防卫紧迫性条件的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紧迫性在正当防卫判断中的实践应用。这部分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归纳,总结出紧迫性在我国的适用现状以及适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紧迫性所面临的适用焦点问题,即紧迫性的判定标准不清晰以及紧迫性在特殊情况下的适用问题。第二部分,首先对于紧迫性的判定标准,通过介绍、对比我国的理论学说以及日本的理论学说,指出我国刑法理论对于紧迫性的研究并未形成实质性研究,具体体现在“紧迫性的内涵并不明确”、“未对紧迫性判断要素展开研究等”。对于紧迫性的判断立场问题,通过介绍、对比我国与日本的理论学说,提出“行为时一般人标准”。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在本章,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正当化根据的研究,明确正当防卫的防卫目的。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紧迫性的实质性内涵,即实质性的法益侵害危险,并以结果无价值论进行检验。并且,对紧迫性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展开论述。对紧迫性的判断标准,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的司法实务以及日本的相关判例,从“未来的侵害”以及“过去的侵害”这两个特殊的时间点出发,以“实质性法益侵害危险”为标准,构建紧迫性的判断标准。第四部分涉及紧迫性在特殊情况下的适用。此部分围绕着预期防卫、积极的加害意思以及避让义务与紧迫性的关系展开讨论,更进一步揭示出紧迫性的内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捆柴式植骨术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填充/加压植骨方式,观察组采用捆柴式植骨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骨痂生长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和下肢功能状况。结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9个月,观察组的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骨痂生长程度及下肢功能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互相分离。“董事会中心主义”已经成为各国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主流与趋势,但是,保证股东会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保护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仍然是公司法制度的“主旋律”,绝对不能放弃对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股东会解任董事制度是股东会制约董事会权力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国(地区)都受到重视。我国在世界银行出具的《全球营商环境评估报告2019》中关于无因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明文确立了以持续性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的解除规则,为继续性合同的体系规范开出了一个接口。继续性合同具有时间影响给付内容和范围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信赖关系。继续性合同的特征对合同解除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而《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除的效果条款围绕一时性合同而建立,该条规范能否包容继续性合同的解除的特殊效力,有待考察。在司法实践中,继续性合同存在的解除效
在网络信息与电子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事件不断发生。面对目前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的严重现状,我国刑法中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整体正在完善之中,进步意义显而易见。但随着新技术、新模式,大规模搜集并非法使用个人信息、滥用“大数据杀成熟”等新的违法违规行为,已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给社会和谐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信息处理的普遍性、无序性与制度构建滞后性、司法救济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涉
彝族有丰富的美术实践,却没有统一指称美术的专有名词和系统的美术理论,这为研究彝族美术带来一些问题。学者提出了“毕摩画”“彝画”等汉语名称,这与“荷佐”“那史”“影补”等能够指代彝族部分美术的彝语称谓不同,但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彝族美术作品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毕摩画,当代彝画还未形成流派,研究也很少,在研究中存在对具体作品研究不深、理论对话不充分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还要深入挖掘彝族古
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各界也因此对其发展抱有极大期望。合成生物学诞生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其发展与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学科之间的交叉会聚式发展改变着合成生物学的科学研究范式,也在思维上、视野上、方法上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新的方案。合成生物发明领域的技术效果具有不可预期性,使得发明人在专利申请时无法一次性揭露发明隐藏的全部知识
本文讨论了个人信息保护在刑法层面的问题。针对保护主体范围、入罪行为方式、个人信息认定和空白罪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法律关系,事关父母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是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社会思潮和道德观念不断变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迭代,采用人工辅助方式孕育子女的现象与日俱增,确认父母子女关系愈发困难。法律没有及时回应这一问题,亲子关系立法长期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亲子关系诉讼,是我国亲子关系确认的一大立法进步,但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有很多遗漏之处,构建完
目前学者们对于补充责任的观点更趋向一致,承认了补充责任的独立价值,接受了安全保障责任人承担补充责任之后享有追偿权。但是目前为止,补充责任的概念依旧不清晰。在法学理论上,补充责任的类型也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上对于补充责任的适用也比较混乱。由于以《民法典》第1198条第2款为代表的补充责任,立法者并未考虑直接侵权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主观状态,因此在适用补充责任之时要作限缩解释。补充责任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有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居高不下,除此之外,法律规定滞后、地方裁判指导意见不一致、法官认知差异等因素还导致劳动争议案件中类案不同判的现象频出。尽管劳动法带有公法色彩,但公权力通常并不直接介入个体劳动关系,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在一般情况下仍为劳资双方。劳资双方在两造平等的劳动争议诉讼中进行请求权与抗辩权的相互博弈,这使得劳动争议的裁判思路可借鉴请求权基础思维方法,即从判断当事人请求权的成立与否中做出裁判结果。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