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丽塔》在出版过程中所遭受的挫折可以给我们的启示实在太多。据说一家出版商的几个雇佣读者均未能读过第188页。而另一位出版商则对作者说,如果他出版了这部作品,他们两个都得进监狱。1955年,《洛丽塔》终于在巴黎由奥林比亚书局出版,出版时仅仅五千册。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慧眼识珠,在伦敦《泰晤士报》上发表评论,称其为1955年度小说三鼎之一。因为他的评论,美国终于改变初衷,于1958年出版了《洛丽塔》,并立即引起轰动。
《洛丽塔》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因为童年的一次恋爱经历,一直对十二三岁的少女情有独钟;而健康、早熟的洛丽塔一下子就迷住了他,使他整日为之神魂颠倒。为了能与洛丽塔接近,他成了黑兹太太的丈夫。当黑兹太太被车撞死后,亨伯特随即开车前往夏令营接出洛丽塔,并与她在汽车旅馆里开始同居。洛丽塔与亨伯特长达两年之久的四处游历,非法同居的不正常生活以她因病住院并失踪而告终。三年后,亨伯特忽然收到洛丽塔的来信,希望他寄四百块钱给她。他迫不及待地赶到洛丽塔的住处,发现她已经完全是一个成熟的妇人模样了。他从她口中证实,三年前拐走她的人是戏剧家奎尔蒂。他仍然请求她跟他走,但洛丽塔不肯。她没有说出的话是,奎尔蒂伤了我的心,可你却损害了我的生命。原来奎尔蒂是一个下流、猥亵的变态人,他逼迫洛丽塔和一群男女裸体表演,以满足他的要求;洛丽塔不从,于是被他抛弃。亨伯特留给洛丽塔四千美元,充满伤感地离开了她。之后,他找到了奎尔蒂。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之后,亨伯特终于用枪将其击毙,随后即被拘捕。他在狱中用五十多天的时间写下了这部《白人鳏夫的自白》,以期望洛丽塔能活在世人的心里。开庭前几天,亨伯特因血栓症死于狱中。根据他的遗愿,这部手稿只能在洛丽塔去世后才可公开出版。在《洛丽塔》一书中,叙述者亨伯特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但是由于亨伯特这一人物唯我论的本质以及他所讲述的故事本质上来说是封闭的、循环的,所以我们无法核实他的故事的真实性。很明显,人物亨伯特未能使他的欲望目标洛丽塔“安全的”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人物亨伯特与叙述者亨伯特时而重叠时而分离。如果把人物亨伯特和叙述者亨伯特区分开来解读这部小说,我们会发现若从人物亨伯特的角度来解读《洛丽塔》,小说的主题是对美和爱的追求;若从叙述者亨伯特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小说主题是对追求爱与美的讽刺。论文的框架由五部分组成:
本论文首先简要介绍弗拉米德·纳博科夫的生平、《洛丽塔》的内容,文献综述,并指出本论文的方向。
论文的主体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洛丽塔》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极其争议的地位,包括评论家对《洛丽塔》的争议和纳博科夫对人物亨伯特与叙述者亨伯特的评价。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人物亨伯特,其中包括:封闭世界中的分裂自我,他的死亡观与时间观。
第三部分分析叙述者亨伯特对洛丽塔声音的抑制,其中包括:直接倾听洛丽塔的强大声音,对洛丽塔声音的抑制,选择性的使用直接引语和自由的间接引语。通过以上论述,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洛丽塔》是一本可以从双重角度解读的文本。若从人物亨伯特的角度解读文本,《洛丽塔》是对永恒的美的追求;若从叙述者亨伯特的角度阅读,《洛丽塔》是对这一追求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