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是由朱丽娅·克里斯特娃首先提出并用以指称不同文本间种种关系的术语。自诞生之日起,互文性研究一直都是文学界和语言学界的热点话题。虽然国内外学界已经从不同角度对文本互文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互文性”至今仍然是个富有争议的术语,由此产生的讨论也从未断绝过。值得关注的是,多数批评家和理论家在论及互文性时,只是把互文理论的相关部分运用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很少有人深入探讨过互文性的生成机制。为了更好的理解文本互文现象,本文拟从模因理论的视角对文本互文性进行全面审视,以揭示其深层次的生成机制。
模因论源起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阐释人类文化的进化机制。它强调不同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性和语言进化过程中的文化“遗传”因素。迄今为止,国内外不少学者已经针对文化模因现象做了大量研究,充分证明模因论能够合理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
文本即是模因,文本间的互文与模因间的复制如出一辙。模因理论认为,模因由若干子模因构建而成;同理,文本由若干子文本组合而成,其中包括字,词,句,段落,章节,各种观点和文化等。新文本的构建实质上是前文本中诸多子文本的重新组合。重组必然导致变异,互文必定产生新的语言效果。因此,互文和抄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互文文本一般都必须具备五个条件:模因环境,物理环境,遗传环境,人类心理和模因内容。
为了进一步阐释模因理论关照下的互文机制,本文对小说《时时刻刻》同其他三个文本(《达罗维夫人》、《到十九号房间》和《黄壁纸》)之间存在的互文关系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复制,变异和选择,这三个模因论中的关键因素,以近乎同样的方式操纵着文本互文性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