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扩大,旅游业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业近十年中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不仅仅是为了旅游观光,更重要的是了解中国文化。优秀的导游词译文能够使异国游客更好地欣赏中国的历史古迹,神州美景及风土人情。然而,从目前各种翻译资料来看,无可否认导游词的翻译尚存在诸多不足,更缺乏系统研究。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以经验介绍为主,所运用的翻译理论比较传统,比如,把严复的“信、达、雅”作为导游词翻译的标准来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对中文导游词翻译中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做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运用纽马克的文本分类分析理论以及交际翻译法研究导游词翻译的问题。本论文作者认为,目前导游词英译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过于直译,对导游词的功能及受众对象没有非常明确的了解,翻译出的译本缺乏交际意识,因而不能很好地帮助涉外导游完成导游活动。基于对导游词的文本特点、功能及翻译目的的分析,本文作者得出导游词旨在向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和文化信息从而吸引游客这一结论;进而主张中文导游词英译的主要原则:1)以游客为出发点,即向游客传递详尽、准确、易懂的信息;2)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即有选择地传播中国文化,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以《成都武侯祠》(选自《四川导游》)及其英译本为案例,在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框架下对其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进行改进后提出:在中文导游词的英译中,交际翻译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翻译方法。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解决导游词文本英译的问题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言简单介绍了写作本文的动机和目的。第二章作为本论文的理论框架阐述了纽马克的文本分析理论,并比较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区别,论述了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对旅游资料,尤其是导游词文本的翻译具有的指导意义,指出交际翻译法应成为翻译中文导游词的一种主要策略。第三章阐述了导游词的定义、文本特点及主要功能。第四章案例分析是本文的主体,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成都武侯祠的情况;第二部分从语言角度和文化角度对原文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西导游词在这两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将可能导致英译过程中的诸多困难;第三部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如增词、减词、简化、类比等,对译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作者的建议;最后一个部分通过总结案例分析中出现的问题,得出导游词英译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最后一章结论总结全文。论文作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和文本功能决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就中文导游词英译而言,译者应充分考虑到译文受众对象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采用交际翻译法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最后,作者陈述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就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