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崎润一郎(1886-1965)作为日本文学史上的大文豪,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而纵观日本的明治时代后期以及整个大正时期,日本文坛对谷崎润一郎的以“否定道义”为主题的文学创作的评价却一直是毁誉参半。一改这一现象,使谷崎润一郎开始被誉为表现日本传统之美的作家的作品,正是这一部《各有所好》。《各有所好》的发表,改变了日本文坛对谷崎润一郎的印象,成了谷崎文学转向古典回归的里程碑之作。迄今为止,关于《各有所好》的先行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小说原型的研究,也就是将小说与谷崎润一郎的情感经历结合起来去研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另一种则是,通过对《各有所好》的分析,去研究谷崎润一郎的古典志向以及告别西洋趣味的意识。作为谷崎润一郎的转型之作,作品中从情节结构、人物造型到叙事方式等都表现出了很多变化。先行研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读了《各有所好》,却忽略了移居关西,尤其是与芥川龙之介的“关于小说情节的论争”给谷崎带来的影响。而国内也正日益兴盛的谷崎文学研究中,更是少见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各有所好》围绕主人公斯波要和其妻子美佐子的离婚展开。整体故事情节一反谷崎“否定道义”的华丽文风,展现了个人欲望和世俗道德之间的矛盾。叙事风格也从华美艳丽转变为淡泊的随笔式叙述。这些在《各有所好》中表现出的不同谷崎润一郎以往的创作现象,不能不让读者揣测作者当时的创作意识。本文以这部《各有所好》为研究对象,结合谷崎润一郎在这一阶段的几个重要的人生经历的影响,探讨了作品背后的谷崎润一郎的创作意识。本文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叙述了谷崎的人生经历,如移居关西、关于小说情节的论争、让妻事件等经历与《各有所好》的关联,证明了《各有所好》中确实存在这些经历的影子。第二章至第四章则对《各有所好》中体现出的表象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主要解读了小说的背景“关西”,证明了小说中作者对关西的描写,经历了由对关西的抗拒到发现关西之美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完全与谷崎自身对关西的情感变化相同。同时作为文本空间的关西,还寄托了谷崎润一郎自身对关西的想象。尤其是被谷崎润一郎打造成“艺的世界”的关西,同时寄托了谷崎对其幼时的成长环境一旧江户的怀念和对能满足个人欲望西洋世界的难以割舍之情。第三章则主要解读了小说中登场人物身上体现的特点,如对女性登场人物的“女体改造”现象,以及男性登场人物身上体现出的“老境”等。这两种现象,虽然在不同时期的谷崎文学的创作中均有体现,但《各有所好》中的“女体改造”现象却呈现身体可复原的特征,而文中的“老境”也与谷崎润一郎的老人文学大相径庭。谷崎润一郎一方面憧憬以“老人”为代表的“老境”,另一方面却通过隐藏“老人的性”表达了对进入“老境”的抗拒。登场人物中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特点无疑都暗含着对自我的反省以及随着步入中年而带来的对衰老的恐惧。第四章则着重论述了《各有所好》的文体的特征。尤其是谷崎润一郎在《各有所好》中运用的与以往不同的第三者叙事的手法,不仅强化了读者对谷崎润一郎的联想,而且使作者传达的矛盾情感更加强烈。第五章,在前四章的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谷崎润一郎在《各有所好》时期的创作意识。小说《各有所好》在抒发作者个人情感的叙述中运用的听觉描写、嗅觉描写、视觉描写以及表现东洋之美等的语言皆反映了谷崎润一郎对芥川龙之介提出的“诗的精神”的吸收。而融合了作者“古典志向”的关西风土也表达了谷崎润一郎在这一时期,尝试用东方的阴翳之美来看西方情欲之美的审美的转变。而这种新的尝试以及转变,可以说其背后蕴含了谷崎润一郎对前半生的总结以及对自我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