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释文》是一部专对古书音、义进行注释的著作,唐陆德明所撰,成书于陈后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该书所录汉魏六朝至唐的音切和释义达230余家,保存了唐以前重要典籍的语音资料,是考察汉代至唐代汉语语音最重要,最丰富、最有研究价值的文献之一。 《经典释文》(以下简称《释文》) 中的反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陆氏自己制作或审定的,即那些标之于首且没有标明注音人姓氏的反切。一类是陆氏直录前人的,即那些标有注音人(汉魏六朝人)姓氏的反切。前者应该是当时实际语音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陆氏的反切构拟出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的汉语语音系统。至于陆氏所录前人的反切,则是研究汉魏六朝音以及探讨由上古到中古汉语语音发展变化的珍贵资料。 本文旨在通过对《释文》中有关反切的考察,弄清舌音在《释文》中的具体情况,为舌音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清人钱大昕提出“古无舌上音”,这一结论已为学术界普遍接受。至于舌音分化的具体年代,学术界的意见还不一致。《释文》舌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搞清楚这一问题。王力、邵荣芬二先生均认为《释文》中的舌音尚未分化。本文对《释文》中的舌音反切进行了穷尽式考察,得出了该书中汉魏六朝舌音反切及陆氏舌音反切的各项统计数据。根据统计和分析,本文得出了与王、邵二人不尽相同的结论,认为:在《释文》所录的汉魏六朝音中,舌音还没有分化,但已经有了分化的趋势;而在陆德明所制或审定的反切中,舌音大致已分化为舌头、舌上两类。关于后者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1.在陆氏舌音1129条切语中,音和切共有1046条,占切语总数的92.65%;而其类隔切则只有83条,仅占总数的7.35%。从切次的角度看,陆氏舌音反切共出现5440次,其中音和切共有4784次,占总数的87.96%,类隔切共出现 656次,仅占总数的 12.04%。以上两种数据显示出,陆氏舌音反切中的两项音和切比例都远远高于类隔切比例。这说明,在陆氏的反切中舌音已经分化。 2.在陆氏的注音中常有这种现象:在对多音字注音时有时有意用舌上音给舌头音作注,或用舌头音给舌上音作注。例如:《尔雅·释训第三》“丁丁、嘤嘤,相切直也。”陆注:“丁,猪耕反”。依陆注,“丁”,在此处的读音其声母当与“猪” 的声母相同,即同属“知”母。在陆氏反切中,“丁”字作为反切上字共出现 90次,其中 81次作端母字的反切上字,是端母字中切次数最高的反切上字,可证其读端母无疑。对“丁”字的注音特意选择“猪”字为切上字,而不用端母的切上字。这一现象说明知、彻、澄、娘和端、透、定、泥已经发生了分化。 3.在陆氏所制标准音与所采又音中,有很多字其标准音用音和切,而又音用类隔切。其中部分又音与标准音的切下字相同,二者的不同只能体现在切上字上。这表明在当时舌头、舌上音已经分开。 4.陆氏的反切与代表汉魏六朝音的徐、刘(徐指徐(?),刘指刘昌宗)诸家反切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从切语的角度看,陆氏反切中的音和切比徐、刘诸家高出22.47个百分点,从切次的角度看,陆氏反切中的音和切比徐、刘诸家高出 19.42个百分点。这表明陆氏反切中的音和切比例远远高于徐、刘诸家反切。另外,《释文》中有这样一些字,所注的标准音用的是音和切,而附在其后的徐、刘诸家音用的则是类隔切,这种现象同样表明陆氏反切中舌头、舌上音已经分开。 5.《玉篇》的作者顾野王与陆氏属于同时代人,且同系吴郡人,因此《玉篇》的音系与《释文》中陆氏反切的音系应当是大体相同的。通 过陆氏舌音反切与《玉篇》舌音系统的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音和切比例非常接近,相差不到2个百分点。《玉篇》中的舌音被证明已经分化,据此推论,陆氏反切中的舌音也已经分化。 通过对陆氏舌音的实际探讨,我们认为陆氏的舌音已经分化,共有八个声类,它们是: 1.丁类2.他类3.徒类4.乃类 5.张类6.(?)类7.直类8.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