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探讨台湾温泉文化之空间研究,包括其中的历史演进及文化涵构对于空间的影响。并以北投温泉区为对象,进行空间的调查及研究,希望藉由基础资料的建立及分析,得以了解温泉文化对于建筑的影响,以及为配合温泉泡汤活动中建筑所必须具备和创新的空间特性,还有温泉建筑的空间演变对于休闲产业的影响作进一步研究及案例实践。首先对于台湾温泉开发的历史脉络加以探讨,以明了温泉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纵轴阐述台湾于清领时期(1683-1895)硫磺产业的发掘开发,以及日治期间(1895-1945)温泉利用方式与休憩疗养设施的建设,到光复后(1945)全台温泉区蓬勃的温泉设施开发,乃至产业兴衰如北投“废娼”所导致的区域没落,其后在近年政府对于地方温泉产业及文化的重视下如何重新获得再造契机。再者透过文献以及史料的整理,藉由图说、影像等数据,分析相关案例及行为理论,探讨温泉空间类型上的演变,如何因应泡汤活动的使用所产生不同型态的空间需求与创意,从身、心、灵三向度的空间体验,具体描述东、西方温泉洗浴文化的差异及所呈现之多种建筑类型。并了解北投当地特殊的历史人文以及环境风土之发展过程,探讨当地相关案例以为左证,初步归纳出台湾特有的温泉文化样貌,其应证于社会人文与观光休闲之两个面向。以温泉文化之演绎为“经”,以北投地区温泉空间之调查研究为“纬”,形塑出一个台湾温泉文化的空间意象,落实回归人与环境“共生”的实践方式,提出因应在基地环境配置以及温泉空间的方案实例操作。本论文从“文化”议题切入,探讨台湾温泉历史沿革及时代变迁之空间演进,重新思考;“温泉文化的建立、温泉空间的建构、温泉意境的形塑、温泉休闲产业的再造”等,四个面向的探讨调研,建构设计概念以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