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为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称为南五味子。随着对华中五味子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导致华中五味子被过度采摘,甚至出现大规模抢青、割藤取果等掠夺式采集,使野生华中五味子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实现野生华中五味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急需通过野生抚育和人工繁殖扩大资源量。种子繁殖是华中五味子种群更新的主要方式之一,种子的休眠直接影响着种群的更新。此外,通过种子育苗进行人工补栽,是目前野生抚育重要手段。而华中五味子种子休眠期长、萌发率低对其育苗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因此,对华中五味子种子休眠期研究是野生抚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陕西省柞水县野生华中五味子为材料,对不同休眠期华中五味子种子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华中五味子种子的绝对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均随种子休眠而缓慢下降最后达到稳定,沙藏第169 d,绝对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分别为41.3%和26.2%;华中五味子种子在休眠过程中含水量略微下降,利于缩短或打破休眠,为种子萌发、生长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2.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休眠延续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沙藏第169 d达到最小值;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种子的休眠一直减少,沙藏第43 d后减幅增大,沙藏第169 d达到最小值。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CAT)、丙二醛(MDA)随种子的休眠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POD)和过氧化物酶(CAT)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分别在种子沙藏第113 d、85 d和127 d达到酶活性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在种子休眠期先升高后降低,沙藏第43 d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沙藏第169 d降为最小值。4.在华中五味子种子休眠中期(种子沙藏第43 d~85 d),赤霉酸(GA3)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脱落酸(ABA)含量整体趋于下降;玉米素核苷(ZR)含量出现较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