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仅靠政府的保障措施不能满足农村困难群众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农村居民仍然只能依靠土地和家庭保障维持生计。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日益扩大的农村贫富差距和农村庞大的弱势群体造就了发展农村慈善事业的社会需求。应运而生的农村慈善组织,对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维持农村社会的稳定,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农村慈善组织在灾害救助、扶贫济困、助医助残、安老助幼、助学助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弥补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构建中的投入不足,缓解农村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救助农村的贫困弱势群体。但是,相对于以城市为依托的慈善组织而言,我国农村慈善组织发展滞后、力量薄弱,在资源的筹集、人员的管理、组织的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慈善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农村慈善活动的广泛开展。本文共五章。第一章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论述了相关理论基础,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文献资料,阐述了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关于农村慈善组织的概述,先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后阐述了我国农村慈善组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论述了农村慈善组织的发展动因和作用。第三章详细论述了影响我国农村慈善组织发展的因素。第四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农村慈善组织进行个案分析,并总结发展农村慈善组织的有益经验。第五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分别从农村慈善组织、政府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提出促进我国农村慈善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