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和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甚至是全社会的利益都息息相关。1971年著名的“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Stanford Heart DiseasePrevention Program SHDPP)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健康传播研究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时,健康传播的概念传入我国。但是因为物质的匮乏和健康意识的淡薄,人们无暇关注“健康”二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富贵病”的逐渐增多,引起了人们对健康的强烈渴望,激发了人们对健康知识的了解需求。进入21世纪后,“非典”的暴发使更多的人们关注“健康”这一话题,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只有以大众媒介为载体的健康传播才能最大范围的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健康信息经历了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传播后,以手机为平台的健康传播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手机媒体给媒体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从第一代模拟手机到第二代数字手机,再到如今的3G通信时代,手机的功能发展不断完善,手机媒体也逐渐由简单的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传媒跨越,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推进健康传播的新生力量。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以中国移动公司推出的以手机为平台的健康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部分介绍了健康传播的概念、我国健康传播的应用现状与健康传播过程的媒介演进;第二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主题——手机健康传播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以手机报、手机短信、手机电视、手机互联网这四种形式的手机健康传播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第三部分探讨了手机健康传播区别于传统健康传播的特征:移动性与随身性、信息的可储存性和传播的再延续性、信息的灵活性、受众的广泛性、和用户群的年轻化与对隐私的保护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手机健康传播在健康教育和消除“知识沟”上的积极作用;第四部分针对现阶段手机健康传播的现状指出现阶段信源、信息上存在的信息的专业性与可信度难以保证、掌握手机健康传播技术的人才相对缺乏、关于心理健康的业务较少四个问题,并结合传统媒介健康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个优化建议:提高编辑素养、改变编辑方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免费品牌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细化手机健康传播。本文对以手机新媒体为平台的健康传播做出一些探讨,以期能够对其发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