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对四川省富顺、安岳、中江三县的农户微观数据,以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对样本地区老龄化背景下农户的技术选择进行了一般分析,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定了各主要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并提出了由要素稀缺性诱致农户作出的技术选择路径。同时,通过建立效率损失模型对影响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投入具有最大的产出弹性,化肥、农药、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次之,再者是种子投入的产出弹性,农具及机械投入具有最小的产出弹性。样本地区农户的技术选择路径具有特殊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及由土地要素稀缺性诱致的生物技术进步过程共同导致了样本地区农业劳动力的稀缺性,而农业劳动力的稀缺性诱致绝大部分农户通过从家庭以外的范围增加人力的方式如亲戚朋友帮忙、换工、雇工等来解决农业劳动力的不足,但也有极小部分农户采取以机械技术或者以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劳动的节约。在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因素中,家庭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2011年家庭实际耕种土地亩数、家庭土地流转情况、家庭兼业情况、县乡农技推广站的技术获取渠道、政府部门提供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地正向影响,而家庭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科研机构或院校作为生产技术获取渠道、农户通过自己看书找资料获取技术的渠道、接受过农机培训但不会操作的农机培训情况会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地负向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城乡经济体制特征及本文对老龄化农业技术选择与技术效率的分析作出判断:传统农区老龄化农业的存在并不是完全悲观的,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意义,相较于青壮年农业劳动力,老龄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效率更具比较优势,关键是要向老龄化农业提供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