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域中美国大选新闻语篇分析——以2016美国大选新闻语篇为例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理论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之上而发展起来的理论,通过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维度对口头或书面语篇所使用的词项进行探究,揭示出说话者/作者所持的态度。Peter White最先应用评价理论研究新闻语篇。  2016年是美国大选年,此次大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特选取了来自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三大美国报纸中的30篇与特朗普竞选相关的新闻语篇为语料,尝试应用评价理论对此次大选新闻语篇中的评价资源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与讨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评价资源的整体分布上,2016美国大选新闻语篇使用了相当多的评价资源来表达观点、实现人际意义;态度系统中,积极评价资源的比例高于消极评价资源,体现出2016美国大选新闻语篇的评价基调是积极的。鉴赏的使用频率高于情感和判断,这表明新闻语篇作者采用了更多的鉴赏资源对特朗普的个人形象及政策措施做出积极评价;在介入系统的多声资源中,对话扩展资源所占比例多于对话收缩资源,说明作者更多的采用不同的声音来源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级差系统中,语势的使用远远多于聚焦,用强化和量化资源来加强或锐化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综上所述,应用评价理论分析2016美国大选新闻语篇,能够进一步拓展评价理论在美国大选新闻语篇方面的研究,丰富评价理论的应用。
其他文献
中国外语教育已经走过60年的历程。在这六十年中,中国外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许多外国语学校,培养了许多外语人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中国的外语教育也存在问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手段,不仅关注语言的结构和意义,还关注语言在社会语篇中的实际应用。随着人们对语言和意识形态关系的深
弗朗西斯·霍奇森·班内特的《秘密花园》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这部作品被收入牛津《世界经典丛书》。本书自1911年出版以来,多位学者从不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迅速发展,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尤其是显化研究)业已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基于语料库的现代白话小说英译文本显化研究并不多
摘要:叶圣陶先生指出,“教的最终目的是不需要教”,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即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做出正确的评价;正值青春期的中职生,他们渴望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他们试着进行自我评价、也开始学着分析自己,但是学生毕竟稚嫩,心理较脆弱,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思路过于狭窄,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为身在困境中的同学们指点迷津了。我在多年的教学
将静态转变为动态是英译汉表达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学界对这种转换的类型及使用条件存在分歧,本文运用翻译学和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并以刘重德《爱玛》汉译本为例,分别从理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