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给媒体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媒体不断受到冲击,大批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是多并不能代表其优,一批又一批的公众号开通的同时,也有大批的公众号在销亡。很多媒体在这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倒下,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环境,使得媒体发展下去成为众多媒体人探讨的焦点。"吴晓波频道"自开通以来,吸引了大批粉丝,不过一年的时间,粉丝数量就破百万。其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社群成为"吴晓波频道"制胜法宝,吴晓波将其受众从粉丝转化成为社群成员,利用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社群活动以及内容服务,将"吴晓波频道"打造成为一个品牌,提高了社群成员对媒体的认同感,进而将成员的认同感转化为对"吴晓波频道"行动上的支持,以此产生经济效益,为媒体的发展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吴晓波频道"社群经济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研究其运营情况有利于为自媒体发展提供建议。本文主要是利用"吴晓波频道"的发展之路作为启示,为媒体发展社群经济提供建议。本文对"吴晓波频道"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文章对"吴晓波频道"的社群经济进行概述,首先介绍"吴晓波频道"社群经济的基础—书友会,了解其组建的过程,其次重点介绍"吴晓波频道"社群活动的发展历史。"吴晓波频道"从最初的"咖啡馆改造计划"到"吴酒"再到"重译经典"的众筹编书活动,吴晓波利用其高度凝结的社群,成功举行了一次次的众筹活动。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研究"吴晓波频道"社群经济运营背后的理念。首先,"吴晓波频道"利用高质量的内容服务吸引受众,媒体的首要职能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吴晓波频道"正是了解受众的信息需求,针对性的提供内容服务,才可以聚集大批社群成员。其次,"吴晓波频道"与受众形成情感共鸣,提高受众对媒体的认同感,进而打造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社群。在产品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想要留住受众,媒体必须要与受众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受众在心理上对媒体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才会进而转化为行动上的支持。最后,"吴晓波频道"利用恰当的商业运作模式,将社群行动力转化成为经济效益。"吴晓波频道"的商业运作包括两个部分:网店与众筹活动。"吴晓波频道"在公众号平台上开通网店"美好的店",主要提供日常用品以及文学书籍等产品服务,众筹活动主要是"吴晓波频道"在公众号平台上发动众筹编书等活动,号召社群成员积极参与,为众筹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吴晓波频道"的商业运作淡化了商业色彩,渲染了崇拜知识的文学氛围,使得受众产生认同感,进而在行动上提供支持。本文的第三部分是通过对"吴晓波频道"成功经验的总结,进而为自媒体发展社群经济提供建议。"吴晓波频道"社群经济的成功发展给自媒体发展社群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启示。自媒体要建立自己的社群首先需要明确的受众定位,了解受众的特征,只有足够了解受众才能留住受众。其次提供组建社群的平台,现在的社交网络非常发达,无论是QQ群还是微信群,都可以将受众集中起来。再次利用线上线下的活动将各自为营的受众组建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向心力的社群,并维持社群的活力。最后利用恰当的商业模式将社群转化为经济效益。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管理上的问题,正面情绪可以在社群内广泛地传播,但是负面影响依然也会通过社群网络流向受众,对社群成员进行严密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媒体而言亦是如此。发展模式对媒体来说也是不断的变化,从内容为王到情感共鸣,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在特定的环境中都是有效的,社群经济可能适合当今的媒体环境,但十年以后能否还能有效的运行都是未知数,而这需要十年之后的媒体人进行探索,找出符合当下媒体发展的道路是所有媒体人必须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