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研究了以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通过游离脂肪酸甲酯化、改性吸附树脂特异性吸附法提取天然生育酚新工艺中的相关问题。 甲酯化反应可以采用釜式间歇操作,也可以采用固定床连续操作。 当采用釜式间歇甲酯化反应时,浓硫酸为适宜的催化剂。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脱臭馏出物量的1.0wt%,甲醇用量为脱臭馏出物量的42wt%,温度70℃,时间2h。经过一次酯化反应,脱臭馏出物的酸价可从130mgKOH/g左右降至10mgKOH/g以下,再经过二次酯化反应,酸价可进一步降至3mgKOH/g以下。每次酯化反应过程中生育酚的回收率均大于97%。 当采用固定床连续甲酯化反应时,适宜的催化剂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内径为1.56cm,高度为96cm的树脂床层中考察了固定床连续酯化反应的动态特性,研究了甲醇与脱臭馏出物的配比、反应温度、接触时间和物料流量等因素对脂肪酸转化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操作条件为: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流量1.05ml/cm2·min,温度60℃,甲醇/脱臭馏出物=2.0(wt/wt),接触时间2h。对于酸价高的原料,可以采用二次甲酯化。二次酯化与一次酯化的条件相同。在上述条件下,经一次酯化,脱臭馏出物酸价可从约145mgKOH/g降到30-40mgKOH/g。经过二次酯化,酸价可降到3mgKOH/g以下。每次酯化反应过程中生育酚的回收率均大于99.5%。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脱臭馏出物的甲酯化物中的混合生育酚在改性2号吸附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速率。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表达。在25℃下的关联式为q=107.1c/(1+0.2356c),饱和吸附量为454.5mg生育酚/g干树脂;在35℃下的关联式为q=135.9c/(1+0.3642c),饱和吸附量为373.1mg生育酚/g干树脂。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混合生育酚的吸附容量相当大,适宜作为吸附分离生育酚的吸附剂。假定外扩散阻力可以忽略,按实芯球体扩散模型得到的内扩散时间常数(D/r2)分别为0.5×10-3min-1(25℃)和1.5×10-3min-1(35℃)。表明温度升高,吸附量下降而吸附速率迅速增加。 在内径为2.0cm,高度为29.6cm的树脂床层中测定了混合生育酚在改性1号吸附树脂和改性2号吸附树脂中的吸附穿透曲线和解吸曲线。溶剂为无水乙醇-苯(5:1(V/V)),流量0.57ml/cm2·min,温度25℃,解吸剂为5%乙酸-无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高含量天然生育酚提取新工艺研究(2004)水乙醇一苯溶液。混合生育酚在2号吸附树脂上的穿透曲线的穿透点出现较晚,且波形较陡;在1号吸附树脂上的穿透曲线的穿透点出现较早,且波形平坦。从解吸曲线看,在1号吸附树脂上的解吸曲线最高点处生育酚浓度低,且拖尾严重;在2号吸附树脂上的解吸曲线最高点处生育酚浓度高,且拖尾不严重。表明生育酚在2号吸附树脂上的吸附容量大、扩散速度快。因此,2号吸附树脂优于1号吸附树脂。各生育酚同系物在2号吸附树脂上的穿透曲线也有差别。a一生育酚最先穿透和饱和,表明吸附能力最弱;p勺一生育酚随后穿透和饱和,表明吸附能力较强;6一生育酚最后穿透和饱和,表明吸附能力最强。 在用吸附树脂特异性吸附法提取生育酚的过程中,树脂需要重复使用。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包括吸附、冲洗1、解吸、再生和冲洗2等步骤。进料量需控制在冲洗1步骤结束时生育酚不流出。在不.同尺寸的吸附柱上,采用不同的原料,研究了吸附分离的整个工艺过程。当以二次甲酷化物为原料时,改性2号吸附树脂的处理量为43 mg生育酚/m1左右。如果以乙酸作解吸剂,则产品含量较低,酸价较高,需要精制。精制后的产品中生育酚含量可达65%以上,生育酚总收率可达70%以上。如果以二氧化碳作解吸剂,则产品含量较高,酸价较低,不需要精制。产品中生育酚含量90%以上,生育酚总收率90%以上。当以约50%的生育酚浓缩物(经过甲酷化、分子蒸馏处理)为原料时,树脂的处理量为90 mg生育酚/m1左右。以乙酸为解吸剂时,产品中生育酚含量可达90%以上,生育酚总收率可达90%以上。以二氧化碳作解吸剂时产品中生育酚含量可达95%以上,生育酚总收率可达95%以上。因此,以二氧化碳为解吸剂较好。 以甲酷化物为原料时吸附步骤处理量低、产品酸价高的主要原因是脂肪酸甲醋在吸附树脂上催化水解。生育酚在改性吸附树脂上的吸附是特异性的,除了游离脂肪酸,原料中其它杂质几乎不吸附。所以只要排除游离脂肪酸的干扰,生育酚产品的含量、生育酚的收率都可以很高。 测定了合成a一生育酚在改性2号吸附树脂上的吸附平衡等温线和吸附穿透曲线,建立了吸附穿透曲线的数学模型。 合成a一生育酚在改性2号吸附树脂上的吸附平衡等温线为Freundl ich型,25℃时的等温线方程为 q‘二0 .9346e。·203,式中q*为树脂的吸附量,g/g湿树脂 C为溶液中生育酚浓度,g/m1 吸附穿透曲线可以用Glueclcauf模型较好描述。并且将该模型推广到混合生育酚的吸附穿透曲线上。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高含量天然生育酚提取新工艺研究(2004) 通过模型拟合,可以得到传质系数k。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