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权重DEA的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评价研究——考虑非期望产出和时间滞后效应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shuo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R&D活动的发展,通过财政拨款、政策引导等方式推动R&D合作,实现产业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高技术产业的各项R&D投入(R&D全时人员当量、R&D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等)和各项R&D产出(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等)均占全国水平的27%以上,在我国R&D活动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种数据驱动的效率评价工具,十分适合用来评价多投入多产出决策单元(DMUs)的相对效率,也是R&D效率评价中最常用的方法,已有很多学者用DEA来评价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
  R&D活动过程中存在非期望产出。现有的处理非期望产出的方法总是倾向于提高DMUs的效率或保持DMUs的效率不变,不能让DMUs的效率实现反向的变化,这与非期望产出的特征不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构建基于公共权重和非期望产出的聚合DEA方法,通过公共权重模型计算得到非期望产出的聚合权重,将非期望产出数据整合到期望产出数据中,得到修正的期望产出数据。以此修正数据为最终产出,计算2014年我国30个地区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并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及现有的几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说明非期望产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影响情况。
  R&D活动的投入和产出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针对时间滞后效应,在用DEA评价R&D活动的效率时,学者们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方式。一种是选取不同时期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即用后一期或后两期的产出对应当期投入;一种是用当期和前一期或前两期的投入来对应当期产出。前者与实际的R&D情况相差较大,后者会造成投入数据的重复利用。本文考虑R&D活动的时滞效应期间为两年,引入参数?将当期的投入完整地对应到当期和后两期的产出中。假设一组内部存在三个进程的虚拟DMU,以其总体效率最优为目标函数,计算得到参数?的值。在此基础上,将投入完整地不重复地分配到各项产出中,以此计算2014-2016年我国30个地区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并与不考虑时滞效应和基于间断数据的处理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时滞效应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影响情况。
其他文献
棉花(Gossypi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我们提供了天然的纺织纤维和食用油,随着高效快速的纺纱技术的引进与普及,以及人民群众对衣着要求的普遍提高,对我国棉花品种的总体纤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常规育种育种群体大,时间长,难度也较大,很难打破强度与产量之间的负相关,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基因组研究的飞速发展,分子育种成为棉花纤维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新的分子标记不断被开
学位
本研究主要是对陆地棉种内图谱的丰富,利用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有助于探讨分子标记连锁群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对棉花重要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进行定位,以及进行棉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图位克隆等等。  目前,棉花种间分子遗传图谱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多,种内图谱的研究相对滞后。棉花种间遗传图谱虽然有较高的多态性,但同时存在较高的偏
学位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STR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自然长寿老人TH01等15个STR多态位点与长寿的关系,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长寿的影响。  方法:1.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中百岁老人比例排名前三位的平洞、西山、甲篆三乡作为巴马县长寿区,排名最后两位的那社、局桑两乡为巴马县非长寿区。在巴马长寿区中,选取长寿老人167例(年
学位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以下简称PSD)模型大鼠行为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探讨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脑部皮质区神经递质、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评价针刺改善缺血缺氧脑损伤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情况:观察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结肠组织、血清中神经递质、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缺血性PSD大鼠脑部皮质组织和结肠组织之间的
背景: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具有病程相对较长、腰痛反复发作、症状迁延难愈的特点。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很多人常因不能彻底治愈而放弃治疗,或因失治误治而演变为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乃至残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研究并探寻一种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己是目前针灸推拿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元疗
目的:  观察针刺对缺血缺氧脑损伤(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brain disorders,HIBD)对新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行为的影响,评价不同时长(5min,10min,15min)的宫内窘迫对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形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探讨更贴合临床实际的宫内窘迫HIBD新生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长缺血缺氧脑损伤与神经元自噬的联系,探讨神经元自噬在新生
学位
目的:Matrilins属于vWFA(von Willebrand Factor A)结构域家族,是细胞外基质蛋白的一种。而matrilin-3是matrilins家族的第三个成员,也是该蛋白家族最小的成员。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结果第一次揭示matrilin-3存在于大鼠和人的大脑中。此外,过表达matrilin-3可以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保护缺血性卒中引起的脑损伤,但matrilin-3的作用机制
目的:  Eph/Ephrin Bs信号通路作为一条多环节、多作用位点的双向信号通路,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性痛、炎性痛、中枢敏化以及癫痫、帕金森等相关神经性疾病方面中起重要作用。课题组在前期实验中发现Efnb3基因敲除可抑制小鼠的疼痛行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课题利用CreERT2M+基因敲除和敲入小鼠、Efnb3-/-基因敲除小鼠以及Efnb3LacZ/LacZ基因敲除小鼠,结合疼痛行为学实
学位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导致心肌梗死、脑缺血及外周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炎症、氧化应激、脂质浸润以及损伤反应等众多影响因素,给学者带来兴趣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伴随明显的高凝倾向,但对其机制研究仍不清楚。本研究发现人体内源性蛋白IAT作用于thrombin和FⅫa,并增强其活性,诱导高凝状态。  研究中发现IAT在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浆
目的:Matrilin-3是一种细胞外非胶原性基质蛋白,是软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成分,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密不可分。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matrilin-3存在于人及大鼠的脑组织中,matrilin-3过表达能够减少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胶质瘢痕的形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其机制未明。因此,本课题从炎症途径入手,旨在探究matrilin-3过表达通过抑制炎症信号减少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胶质瘢痕形成的分子信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