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对流尺度可预报性和集合预报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changmao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包含了多尺度天气系统的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如何通过高分辨率的对流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提高该类天气预报和预警的准确率是科研和业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加强对该类过程发生发展机理的认知,还需要就对流尺度模式对其的预报能力和敏感性(可预报性)进行充分认知。因此,本文立足于江淮流域地区,基于对流尺度集合模拟系统性地研究了梅雨季节该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可预报性理论,并初步探讨了更具针对性的集合预报方法。研究分为五个主要部分,首先,建立了覆盖江淮地区的WRF-En KF多尺度同化与预报系统,为文章的研究提供包含初始场(IC)和侧边界(LBC)扰动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输出;接着分别基于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和一次弱强迫背景下的暖区对流过程展开了可预报性研究;在个例研究的基础上,继而通过14个个例系统性地探讨并总结了江淮强对流的实际与理论可预报性;最后在可预报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新的集合预报技术并进行检验。在大尺度强迫明显的锋面暴雨过程中,误差能量(RMDTE)的增长呈现出“阶梯状”随尺度增长而滞后增长的特征,即小尺度误差首先在起报后快速增长并达到饱和,随后较大尺度上的误差继续增长并陆续达到饱和。地形(大别山)强迫对误差能量带来额外影响,使误差在各个尺度上在湿对流的影响下同时增长并达到第二个峰值;误差能量的增长进而影响降水预报,使降水不确定性初生于小尺度上并逐渐向大尺度传播,使集合降水预报结果产生巨大的差异,体现出IC和LBC误差对系统实际可预报性的约束。通过对预报分歧时刻的环境场敏感性研究发现,天气尺度西南低空急流强度能够显著影响锋面降水强度和位置的预报,尤其是对于存在额外地形强迫的中尺度对流系统而言,边界层超低空急流与大别山相互作用,对大别山上游降水强度预报产生影响。在弱强迫下的暖区暴雨过程中,降水具有局地性和短时性的特征,集合成员在对流触发(CI)时刻即出现分歧,对应的误差能量曲线与湿对流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揭示出该类过程中湿对流对可预报性的影响。当IC误差逐步降低时,误差能量同步降低,体现出误差增长对系统实际可预报性的约束,但减少量呈现出强烈的非线性演变特征,各组振幅降低试验的误差能量在CI时即出现辐合发展,揭示出内在可预报性对暖区暴雨预报的约束。通过对预报分歧时环境场敏感性研究发现,九岭—幕阜山群与CI密切关联,而超低空急流的强度和位置则对CI位置和强度预报存在影响。在个例研究的基础上,将江淮地区14个强对流个例分类为强强迫和弱强迫两类天气型,展开系统性地可预报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对流调整时间尺度能有效地对个例进行分类;两类天气型中,平均误差增长与个例研究的结论一致,并使降水不确定性出现相应差异,强强迫类中降水不确定性的分布峰值在4 h就传播到meso-β尺度,而弱强迫类中降水不确定性在各尺度同时增长,峰值始终保持在meso-γ尺度上,该差异揭示了两类过程中不同的降水预报敏感性。由此总结了适用于江淮地区的尺度依赖误差增长理论。进一步通过对美国中东部平原地区的强对流可预报性研究验证了该理论的适用性。对LBC扰动和不同尺度IC扰动的敏感性研究结果揭示,误差增长过程中的多尺度相互作用(小尺度误差升尺度和大尺度误差降尺度)过程均非常明显,LBC误差对强强迫类更敏感,小尺度IC误差仅能影响3 h内的降水不确定性,且对弱强迫类更敏感,而大尺度IC误差占据了由IC误差产生的误差增长的主要部分。在可预报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IC扰动和后处理概率预报的角度分别提出了新的方法。在IC扰动方面,首先通过blending方法对扰动结构进行优化,接着通过集合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扰动振幅进行了优化;在概率预报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的邻位概率预报方法,最后通过14个个例的批量检验验证了新方法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NCAR(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研发的高性能地球系统模式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瞬变态和平衡态多集合模拟结果系统地研究了包括东亚夏季风、陆地温度与降水极端事件和海洋热浪在内的东亚气候在低增温(1.5℃和2℃)背景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分别比较了2℃与1.5℃增温背景之间和平衡态模拟与瞬变
沙尘气溶胶的循环包括起沙、输送和沉降三个环节。起沙作为首要环节,影响着输送与沉降,是研究沙尘气溶胶与全球变化的基础。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和东亚地区重要的沙尘气溶胶源区,由于缺少对该区域起沙过程的系统研究,各起沙参数化方案对这一区域起沙过程的模拟结果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鉴于此,本研究利用2008年3月-2018年2月的起沙、微气象及土壤环境综合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起沙过程和特征,探讨了
登陆的台风(飓风)系统往往是致灾严重的天气系统之一。台风系统由台风眼、眼壁(云壁)和外围螺旋雨带组成,而眼壁和外围螺旋雨带又由多个强对流系统组成且是台风致灾影响的重要展现部分。台风系统及其诸多子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分析预报理论及方法一直都是大气科学学科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晚秋登陆中国的少有的强台风“彩虹”致灾性螺旋雨带内的中尺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台风外围螺旋雨带的分布机理
全球三维风场信息对所有尺度和所有纬度的天气预报都至关重要,它是理解预测天气和气候的重要依据之一。搭载在极轨卫星上的多普勒云雨雷达以其独特的对地观测视角和快速的绕地飞行速度,使得全球三维风场信息的获取成为可能。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星载雷达发展及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方法的基础上,从反演风场的基本条件出发,针对星载平台下获取大气风场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系统地开展了星载多普勒云雨雷达风场反演方法的研究。论文
本文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级地面高密度站点的降水资料、CPC全球降水量网格数据集和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等逐日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和区域降水的气候特征以及其与欧亚大陆斜压Rossby波包活动的关系,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降水与Rossby波活动的关系在多年平均和特殊年份中有所不同。在多年逐日气候场中,中纬度对流层上层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极端降水的频次显著增强,同时平均降水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人口密度大,国民的生产生活受到降水的影响较大,尤其在我国东部地区。因此对未来降水特征的准确预测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CWRF对全球气候模式CCSM4进行动力降尺度研究,模拟了我国过去(1974年至2005年)以及在RCP8.5情景下未来(2019年至2050年)的气候状况,重点关注
湍流是大气边界层内气团的主要运动形式,控制着大气边界层内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输送过程,进而实现了地-气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因此,本文以2016年12月河北保定地区农田观测的强雾霾过程和WRF-LES模拟的登陆期间的强飓风哈维(2017)为例,分析在弱动力和强动力两种截然不同的条件下大气边界层内的湍流结构特征及其对天气过程的影响。1)对于强雾霾过程的研究发现,严重空气污染期间,超过73.52%时间里观
随着观测技术的改进和数值模式的发展,对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精细化预报成为可能,其中路径是精细化预报中的首要问题。在数值模拟和观测分析中,发现TC路径存在摆动现象,这种摆动不仅影响受灾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也对TC的强度和结构变化产生影响,给精细化预报带来很大的挑战。目前针对路径小尺度摆动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高时空分辨率的精细化路径缺乏认识。本文采用2005年飓风威尔玛
云或云系的分布、形态及其变化体现了大气运动状况和变化趋势,云的相关信息对开展天气系统分析和预报有着重要的先导价值。云区卫星资料中包含大量与台风、暴雨等重要天气相关的动力、热力以及水物质信息。合理同化卫星云观测资料,对于改善模式初始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索卫星云资料同化方法,本文构建了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通过引入水凝物控制变量,实现了水凝物变量的直接分析,进而建立了云区卫星资料自适应分区同化
强对流天气系统时空尺度小,云内物理过程复杂,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难以完整准确地对其进行描述,因此在强对流预报中存在模式物理过程不确定。本文对强对流集合预报中物理过程参数化误差表征以及后处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参数化误差的表征通过随机物理过程参数化扰动方法实现,包括扰动物理过程参数(SPP)和时间倾向(SPPT)。随机物理过程扰动方法通过乘数法表征参数化方案中的偏差,其扰动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并随时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