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环境污染这一问题也愈发严峻。其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严重威胁。环境中的多环芳烃首先进入大气,然后被大气颗粒所吸附,再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农业污水灌溉、吸附和沉积作用继而进入土壤中并不断累积,使土壤最终成为环境中多环芳烃的主要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专项“农药化工污染场地微波强化-化学氧化协同修复技术与示范”(编号:2018YFC1802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环境污染这一问题也愈发严峻。其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严重威胁。环境中的多环芳烃首先进入大气,然后被大气颗粒所吸附,再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农业污水灌溉、吸附和沉积作用继而进入土壤中并不断累积,使土壤最终成为环境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承载者。多环芳烃进入土壤后会对土壤微生物活性产生影响,导致土壤中正常的物质循环被破坏。因此,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土壤基础呼吸等生物化学过程均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影响,同时也是评价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最有用的生物化学指标。目前,有关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对土壤微生物活性以及土壤质量评价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多环芳烃对土壤酶动力学抑制特征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研究多环芳烃对土壤酶的胁迫效应、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对阐明多环芳烃对土壤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试验,以低环多环芳烃的典型代表物萘、菲和蒽为对象,通过土壤酶动力学手段,揭示了它们在急性污染下对土壤的生态-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对土壤酶的作用机理,并揭示了蒽老化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土壤微生物代谢熵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质量监测和风险评价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三种多环芳烃污染下,土壤FDA水解酶活性均受到抑制,且污染浓度和FDA水解酶活性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FDA水解酶活性可作为评价萘、菲和蒽污染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其中当污染物浓度达最高时,蒽较其余两种污染物对FDA水解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高达74.15%。采用完全抑制模型对酶活性和污染物浓度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关系,揭示在一定程度上,FDA水解酶活性可以监测多环芳烃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其生态剂量值ED10分别在43.92~203.55 mg kg-1、55.28~224.19 mg kg-1和2.19~17.53 mg kg-1之间,揭示出多环芳烃污染对土壤的生态毒性大小因多环芳烃的类型及土壤性质有所差别。(2)三种多环芳烃加入后,供试土壤FDA水解酶的动力学参数Km,Vmax随其浓度升高均呈现降低的趋势(江苏水稻土除外),说明三种多环芳烃对供试土壤FDA水解酶的抑制类型都为反竞争性抑制。采用完全抑制模型对Vmax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ED10分别在20.02~139.14 mg kg-1、30.36~71.68 mg kg-1、1.30~20.81mg kg-1之间,ED50在180.18~684.93 mg kg-1、273.22~645.16 mg kg-1、11.74~27.62 mg kg-1之间,蒽对供试土壤FDA水解酶的毒性显著高于萘和菲。此外,萘和蒽对供试土壤的抑制作用与土壤性质有关,其中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其对FDA水解酶毒性的主控因子。(3)蒽老化过程中,供试土壤FDA水解酶活性、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代谢熵均受到蒽污染浓度和培养时间的显著影响,表明其可作为评价土壤蒽污染的生态指标。两种供试土壤中,FDA水解酶活性均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微生物代谢熵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FDA水解酶活性可以反应土壤微生物的变化。(4)蒽老化过程中,供试土壤FDA水解酶的Km、Vmax均随污染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蒽老化过程中对供试土壤FDA水解酶的抑制类型都为反竞争性抑制。采用完全抑制模型对供试土壤Vmax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关系,说明FDA水解酶的Vmax可以作为评价蒽污染程度的敏感指标。整个培养期间潮土FDA水解酶Vmax的ED值均小于黄棕壤,说明蒽对潮土的毒性作用更强。此外,除山东潮土第45天外,其余时间下供试土壤的FDA水解酶Kiu均大于Km,说明蒽老化过程中是通过与FDA水解酶-底物复合物的结合对FDA水解酶产生影响。综上所述,萘、菲和蒽主要通过反竞争性抑制对土壤FDA水解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其对FDA水解酶毒性的主控因子。三种多环芳烃中,蒽的毒性最强。本研究为评价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生态环境风险和污染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其利用超富集植物提取污染环境中重金属,可在不影响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下进行污染土壤的复垦,由于其具有成本效益,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修复受污染土壤的可持续方式。然而,植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生物量小,过程耗时且对重金属敏感性局限等缺点。通过微生物辅助植物修复,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达到提高植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效果。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促生根际微生物、真菌上,对于乳酸菌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和各种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普遍存在,且不易降解。同时,作为载体,微塑料会通过吸附并携带有机及无机污染物,进一步将其输送到生物体体内,这可能会改变微塑料的环境行为、生物有效性以及潜在毒性,进而导致生态风险。到目前为止,大量研究表明微塑料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有很强的吸附解吸作用,很少有报道揭示微塑料与无机污染物(重金属)以及亲水性污染物(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
我国是甜瓜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生产国,甜瓜因其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已成为一些主产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产业。但在实际生产中过量施肥问题突出,以及水肥一体化下仍采用“一炮轰”的经验施肥管理模式,大量养分在土壤中累积,造成潜在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甜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确定适宜施肥量是获得目标产量、维持土壤肥力水平和降低环境风险的关键,正确的时间和位置向植物提供正确的肥料种类和用量是实现精准施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成为当地的支柱性经济产业之一。但是,该地区的降水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以及果农普遍采用清耕制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苹果产业的发展。果园行间油菜覆盖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水分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然而现有的绿肥品种可能会产生与果树争水争肥的负面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果园内,以清耕为对照(CK),设置了四种油菜品种(秦优33号
氮磷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来说至关重要。土壤中可利用的营养元素含量较低,植物生长和产量受到影响。施肥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增产措施。但目前氮磷肥大量施用,导致土壤中氮磷含量过度,并且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冬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提高磷肥利用率对冬小麦来说至关重要。本实验以塿土作为供试土壤,冬小麦作为供试作物,开展温室盆栽试验。向土壤中以过磷酸钙的形式添加不同
生物炭是农业废弃物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经过高温热解生成的一种稳定性强、含碳量高的产物,因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并且在土壤中的老化时间极为缓慢,施于土壤中能够提高土壤对营养元素的吸附能力,在土壤碳库周转和养分循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关于在生物炭对土壤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领域中,对这些生化指标的综合分析相对缺乏。因此本研
近年来人体锌(Zn)缺乏已成为全球普遍存在的营养健康问题,食物中锌含量低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作物籽粒是食物的主要原料,通过农艺强化增加作物籽粒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且有不少研究已证实并取得良好的成效。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因其特殊的理化特性具有水分保持和离子吸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土壤质量,但生物炭自身强大的吸附特性是否会降低土壤锌的生物有效性,从而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累积,导致作物锌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大面积的退耕草地,其未来发展去向及其可持续管理成为后退耕时期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放牧是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适度放牧可以促进草地植物群落演替,改善土壤质量,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基于元素比率来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作用的生态化学计量学为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因此,本文以黄土高原退耕草地为研究对象,结合短期定点放牧试
石油烃是非常重要的现代能源之一,然而在石油的油田勘探、油气开采和石油产品的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石油泄漏问题难以避免。石油进入土壤后首先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其次还会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造成影响。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化可用来监测石油污染下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研究利用化学分析、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油田区土壤石油烃污染下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