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意义下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体现在人口数量的倾斜上。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深入发展,传统城镇化凸显出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应运而生。同时,十八大报告中也特别强调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互动”,新型城镇化也是关乎经济转型、拉动内需最雄厚的潜力。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地位显而易见。重庆市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也是西部仅有的两个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承载着率先按照新型城镇化理念发展的重任,同时重庆市政府也逐步提出“五个重庆”建设和“一圈两翼”规划的构想。而重庆市面临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市辐射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应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评价标准,同时脱离行政划分的局限,从而得到更为科学、更具重庆特色、更符合各区县自身实际发展状况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评价。基于此宏观背景及相关研究,本文结合了新型城镇化要求和重庆市自身发展特点,构建出以重庆市3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涵盖经济、生活、文化、生态等多角度的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3个)。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即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更为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并测算出各区县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法得到更科学的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分类,脱离“一圈两翼”的行政区域划分,结合重庆市各区县特殊地理、经济等现实状况及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各区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和规划,从而促进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地发展,同时也对川渝城市群、周边省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