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优化配置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在经济学中,只有将各种资源要素相互组合、合理分配,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从旅游学角度来讲,旅游资源本身既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统一,同时又是一种经济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涉及利用和保护问题,有明确的价值内涵;经济资源涉及效率和收益问题,意味着市场价值的实现。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既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涪陵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重庆中部、乌江与长江汇合处,区境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经济发展迅速,属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区内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其优化配置对涪陵区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资源配置、乡村旅游、相关经济学理论等进行规范化认识;其次,分别对涪陵区乡村旅游资源现状、配置条件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资源配置的三种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涪陵区乡村旅游资源配置构想;最后,针对这一构想,提出涪陵区乡村旅游资源配置的战略及途径。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资源配置及相关理论的认识。对乡村旅游、资源配置理论、相关经济学理论等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对乡村旅游资源配置的认识,包括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配置要素及配置作用。第二部分:涪陵区乡村旅游资源配置研究。第一,对涪陵区乡村旅游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第二,分析其资源配置条件;第三,对符合涪陵区乡村旅游资源配置的模型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涪陵区乡村旅游资源配置构想及对策。根据涪陵区乡村旅游资源的配置模型,提出配置构想及相应的配置策略,并提供具体的配置途径。乡村旅游资源配置概念的提出丰富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拓宽了资源配置及乡村旅游的应用领域。本文提出的涪陵区乡村旅游资源配置模型、配置构想及相关战略与途径为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思路,希望对该区乡村旅游的大发展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