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将世界各地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国际竞争日趋国内化、国内竞争也日趋国际化,任何一个地区的产品不仅是为了满足本地区人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参与国际分工,进入到国际生产流通体系。尽管反全球化的呼声此起彼伏,但实践表明,任何脱离全球化试图“单飞”的尝试都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积极参与才是理性的选择。在我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洗礼,各地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特别是伴随着中央政府权力的不断下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地方政府日益成为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同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尚处在完善之中,与已经非常成熟的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相比,发展的组织性、协调性、抗风险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还有待加强,再加上为了有效防止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对我经济的侵蚀,所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中国的经济市场体系中仍然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主导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各级地方政府面临严峻的挑战,其实质是跨国公司借助资本与技术流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要素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投资发展环境是影响跨国公司资本和技术流向的重要因素。政府作为各个地区投资发展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和维护者,其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程度、制定政策的适用性以及执行政策的有效性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阻碍作用。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区域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政府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政府能力的竞争。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提升政府能力,借全球化的东风,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缩小与国际发达地区的差距,是摆在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地方政府能力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实践课题。地方政府能力具有强制性、有限性、服务性、整体性、层次性和流变性等特征。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能力主要包括规划发展能力、制度创新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市场规制能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控制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和危机处置能力,等等。因此,政府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提升地方政府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苏州是江苏南部的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的地级市,它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完善“小康”思想的所在地。作为苏南模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苏州的很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讲,苏州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它的成功实践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都有着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政府能力建设过程中也有很多具有普适性的经验和做法。苏州的跨越式发展表面上得益于利用紧邻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而实际上得益于苏州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正是由于苏州各级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坚持经济国际化不动摇,充分发挥科学引导、有力推动的主导性作用,才使苏州扬长避短,抓住每一次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发展理念、优质资本和适用技术,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变迁。与之同时,政府能力也得到不断增强。可以说,苏州就是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有效提升了政府能力,而政府能力又成为了苏州新的发展优势,使得苏州在国际竞争、区域竞争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进一步助推苏州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当前,我国正处于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笔者认为,提升我国地方政府能力要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即:通过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政策水平、按市场规律办事的能力以及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开放型经济的能力;通过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新思想观念、依法行政、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主体结构、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机构设置、提升人员素质、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廉政建设和建设学习型机关不断提高组织发展能力;通过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促进评估主体多元化、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不断健全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