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发生障碍的慢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以乙酰胆碱受体为靶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病变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引起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 尽管目前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除,但近年来许多相关研究都已表明胸腺在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胸腺切除术正是割断了胸腺与重症肌无力两者之间的联系。随着对胸腺与重症肌无力之间关系的深入了解,麻醉技术、胸腺解剖、手术方式及呼吸管理方法的改进,胸腺切除术已相当成熟,成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在已有许多研究证明胸腺切除术的良好疗效,如一项远期随访的多元分析表明90%的手术病人病情好转,50%获痊愈。但是由于重症肌无力疾病本身的复杂性,疾病的个体差异和自然进展差异很大,因此术后一些病人的病情常有波动,在手术后无效、恶化、甚至死亡。一般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切除术后,半年内病情波动较大,2—4年渐趋稳定,5年后90%有效,且疗效持久。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术后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即术后的远期预后分析可为判断何种重症肌无力患者适合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的疗效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我们对1988年以来在我科行胸腺或/及胸腺瘤切除加前纵隔清扫术治疗的158位重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症肌无力患者进行统一随访,设计制定统一的临床登记及术后随访表格,并对随访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出影响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因素。本文拟在对全组病例的远期预 后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抽取一定量样本,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 织中伽 12、Fas的异常表达及生发中心的形成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以 及它们对胸腺切除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与之相似,通过检测部分样本外周血清中新碟 吟和可溶性IL-2受体(sIL-ZR)的浓度及其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以期推测两者在重症 肌无力起病及病情进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分析其对胸腺切除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取: 选取1988年5月一2002年5月于我科行胸腺或/及胸腺瘤切除加前纵隔清扫术治疗 重症肌无力,且术后得到随访的患者158例,术前均明确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术前后均统 一予以抗胆碱酯酶和激素等药物治疗。 二.资料收集 1.对所有手术治疗的患者制定统一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疗效评定指标,随访资料以表格的 形式录入。分析年龄、性别、术前病程、临床分型、病理类型等因素在术后2年、2-5 年、5d 年三个不同阶段对手术后重症肌无力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 2.根据对其中53例病人胸腺组织中生发中心、BclZ及Fas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结合 正常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分析生发中心、BclZ、Fas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 用,及它们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3.根据对其中26位病人外周血清中的新蝶吟和sIL-ZR水平的检测结果,结合正常对照 组的检测结果,分析新碟吟、sIL-ZR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的可能作用及它们对远期预 后的影响。 三.统计方法:所有资料数据输入 FOXBASE数据库,经编码转化后用 SPSS.0 for 3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indo。s软件统计分析。对影响远期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用非参数相关分析、多组秩和检验、X’检验、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关 性、各个因素之间及每个因素不同水平对预后影响的差异,以P<0.05为统计学上差异有 显著性。 结 果 一.术后随访10年内MG病人预后的统计结果:随访10年内病人远期缓解率(痊愈和好 转)为S6.5%,痊愈率为59.4%,死亡率9.4%。 二.影响术后重症肌无力病人远期预后的因素: 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我们发现,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术前病程是影 响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因素,且各个因素在不同随访时间段内对预后的影响不同。术后 2年内,以临床分型对术后痊愈率影响最大,但在2年后则无明显相关性;术前病程也 仅影响术后5年内病人的痊愈率;病理类型在术后10年内始终与患者术后的痊愈率相关, 且在2年后成为影响痊愈的主要因素。三个Logistic回归方程可作为判断患者术后痊愈 率的概率公式,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