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劣质催化柴油具有稠环芳烃含量高、密度大、十六烷值低等特点,属于劣质柴油调和组分。随着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催化柴油的合理利用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其中实现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劣质催化柴油具有稠环芳烃含量高、密度大、十六烷值低等特点,属于劣质柴油调和组分。随着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催化柴油的合理利用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其中实现稠环芳烃的高效转化是关键。本论文针对性设计具有选择性加氢开环功能的催化剂,探讨了十氢萘的选择性开环反应网络以及催化剂酸中心与金属活性中心的协同效应,为高性能催化剂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设计制备了Ni-Mo/USY-Al2O3催化剂,研究了十氢萘的加氢转化反应网络。结果发现,十氢萘的催化裂化过程非常复杂,主要涉及异构化、氢转移、烷基转移、裂化等一系列竞争反应,并且异构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行开环反应,且选择性开环反应主要遵循正碳离子机理,碳十开环产物为实验目标产物。同时选取了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300°C、压力3MPa、氢油比300、液时空速1.0h-1时开环产物的收率最高。通过调变分子筛含量和NiMo金属负载量,对催化剂酸中心与金属活性中心的协同匹配进行了优化,发现分子筛和金属活性组分的匹配程度对选择性开环影响很大。分子筛影响了异构产物的开环能力,另一部分也影响开环产物二次裂化为小分子烃类的能力。金属负载量主要影响十氢萘脱氢生成异构产物,并且提供溢流氢促进不饱和产物在酸性位上脱附形成开环产物。最终发现USY分子筛含量为40%、负载量为18%的催化剂的选择性开环能力最强。考察了助剂K对催化剂十氢萘选择性加氢开环性能的影响,发现适宜含量的K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强酸位,降低了十氢萘二次裂解为轻组分的选择性,提高了开环产物的收率。
其他文献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最新数字表明,截至到2017年,全世界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到204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到6.42亿。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是导致慢性高血糖和生命危险并发症的疾病。肝葡萄糖生成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改变的一个关键生理过程。肝脏是参与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人类维持血糖水平的主要机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异常激活的肝脏糖异生。在各种病理
高反式聚二烯烃的催化体系主要包括配位催化体系和阴离子聚合体系,阴离子聚合具有聚合活性高、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可控等特点。间戊二烯(PD)作为石油裂解C5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离及利用研究却极少被关注,目前采用传统配位聚合和阳离子聚合体系均无法实现PD的活性可控聚合,这限制了人们对间戊二烯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本论文探索了高反式聚间戊二烯以及间戊二烯与苯乙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利用红外(IR)、核磁(N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抗体产生和自身抗原致免疫耐受受损为特征的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大部分器官和组织的多种临床症状,虽然普遍认为遗传易感性和环境交互作用明显导致了以SLE为特征的免疫紊乱,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SLE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主要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难以耐受,因此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儿童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rs2333227与川崎病易感性及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关联性,为川崎病病因学研究提供一定临床资料。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内
锂离子电池是最具有竞争能力的绿色清洁能源以及重要储能手段。碳材料因其具有价格低廉、低的锂嵌入电势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是最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
W18Cr4V是最典型的高速钢,由于其在高温下具备高硬度、高强度及高韧性等优异性能,因而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刀具、钻头及高载荷模具的制备。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
地球介质一般是由各向异性介质组成的。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速度随方向发生变化。研究这些速度变化特征是地震勘探中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地震各向异性不仅可以更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人们对石油多年的不断采集,现在石油的可采集量不断减少,石油采集的难度不断增加,
三联吡啶被发现以来,可与多种金属盐形成金属配合物。由于三联吡啶高度的共轭性和稳定性,且环上的N原子很活泼,很容易与Cu2+、Co2+、Cd2+等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结构新颖且稳定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为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滑膜成纤维细胞在它的疾病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sirtuins属于III类组蛋白脱乙酰酶,使用NAD+作为其酶活性的共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