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尽管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开发手段,但大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提高油气采收率、寻找剩余油的难题。使用仿真技术进行剩余油研究,结合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可以很好的了解影响岩石孔渗性的微观孔隙结构参数,揭示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法对岩石铸体薄片进行微观孔隙结构研究,计算孔隙结构相关参数。并基于岩石铸体薄片,结合仿真技术、微观渗流机理、以及计算机相关技术建立微观剩余油仿真模型,进行剩余油仿真实验,研究微观孔隙结构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文南油田文33块岩石铸体薄片为例,采用先进的数字图像分析法对岩石铸体薄片进行数字图像处理,采用阈值分割法进行岩石孔隙部分的提取,准确的将孔隙部分和岩石颗粒及其它非孔隙部分区分出来。提取出的图像色彩边缘突出,孔隙信息明确。采用分水岭算法和形态学相关算法较准确的计算出了孔隙的结构特征参数。计算结果准确、误差小,与传统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相吻合。改进、完善微观剩余油仿真程序,提高了仿真模拟的准确度。以文33块沙二下两口井不同深度的岩石样品为例进行水驱过程的仿真模拟。将图像分析法计算出的孔隙结构参数应用到微观剩余油仿真模型中,进行微观剩余油仿真试验,直观地表现了流体在微观孔喉网络中的渗流过程及微观剩余油演化规律及分布情况。模拟结果与水驱油微观物理模拟有较高的吻合度,并能反映影响渗流的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和数学关系,因此认为微观剩余油仿真结果是可靠有效的。根据模拟结果可以预测剩余油的分布,为油田生产提供重要的参数数据,对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和提高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