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很多问题,实体经济的低迷难辞其咎。供给侧改革本可作为一剂良药,但具体落实过程阻力巨大。科技发展是改革希望所在,但盲目投资会致使资源浪费。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为各国政府和社会所认同,如R&D投入常被视为国家对科技发展重视程度的指标。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但是,科技投入的规模并不与其经济效应成正比,规模效应递减终会出现。科技投入过度原因很多。首先,政府政策的激励,使得资源投入存在经济非效率;其次,实体经济放缓和货币政策相对的宽松,使得资本市场大量的金融资源以风险资本的形式进入,而这也加大投资经济回报的风险。孵化器等科技服务业是当前发展高科技企业的重要一环,孵化器得到了各方的重视,政府推出了火炬计划等发展措施。自国家火炬计划批准实施以来,这项旨在指导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计划很好的助力我国高科技发展。孵化器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是受到普遍认可的,中小企业的活力对于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大力支持孵化器在中国的发展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孵化器在三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尽管孵化器是新型产业,政府连年推动发达地区投资仍然会导致对其投资过剩的问题。近年来,关于孵化器效率的讨论越来越多,话题诸如物理空间投资过度、团队专业水平、孵化器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比鲜明,在欠发达地区,孵化器的发展水平低下,发展条件和政策较为欠缺。本文首先对各省孵化器运行效率进行静态的评估并对比。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2010-2014年全国24个省份孵化器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进行效率评价。分析各年孵化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比区域间效率差异。其次通过Malmquist生产效率分析计算2010-2014期间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并将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以及由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衡量的技术效率变化。分别对比各省孵化器生产效率和技术改进情况,对比区域间的动态差异。分析各省份孵化器在研究期间逐年的规模效益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对比研究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效率。借鉴发达国家孵化器发展的经验,为提高孵化器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的市场化,孵化器需要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实现多元化发展。营利性是孵化器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盈利能力是孵化器效率的体现。本文建立总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考察总体及区域之间总收入的各种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区域间孵化器提高效率的途径。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各省孵化器发展相对均衡,综合效率较高。规模效率是部分省份综合效率相对无效的原因,落后地区规模不足,发达地区规模过剩。落后地区纯技术效率相对低,即资源配置效率不足。第二,孵化器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技术改进不足,技术落后导致我国孵化器生产效率逐年下降。第三,不同区域孵化器发展措施需对症下药。东部地区应当更加注重效率性投入,如增加孵化器管理人员的投入,培育在孵企业创新能力。西部地区处于建设初期,还需要加强孵化器的规模性投入,如孵化场地面积、公共投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