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实现理论(self-completion theory,SCT)认为,当人们对一个身份目标(identity goal)具有认同感的时候,会采取一系列的行为去获得那些代表着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身份符号(identity symbols)。前人研究表明,当个体在行为中获得其相对应的身份符号时,如说出自己的目标时,会体验到一种完成感(a sense of completeness),并削弱后续目标行为的动机,即当身份相关的行为意向被社会所认知的时候,会弥补目标的未完成感(a sense of incompleteness),减弱实施行为意向的动机。但是个体的自我是具有动态调节性的,自我调节理论(self-regulation theory,SRT)认为,个体在追求目标时,会参考两个条件,一是目标自身的价值,二是目标的当前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的距离,即目标距离。因为本文讨论的目标对象是具有高认同感的身份目标,所以只考虑后一个影响因素,即知觉到的对当前目标状态与期望目标状态之间差异对社会现实下目标完成感是否有不同的影响。为了探讨在社会现实条件下,不同的目标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差异的知觉是否会影响社会现实对行为意向的削弱,本研究先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分别通过操作被试对整体任务的关注点(关注已完成部分vs.关注未完成部分)和启动被试的不同目标(启动上级目标vs.未启动上级目标)来探讨被试在社会现实条件下,其行为意向的削弱程度是否不同。在前两个设计结果可信的情况下,研究三继续讨论在中国大学生文化背景下,是否个体具有需要观众的个性偏好,以及是否不同的观众对个体目标完成感的影响不同,为此进行了一次访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社会现实条件下,操作被试不同的关注点,关注已完成部分的被试的目标完成感显著高于关注未完成部分的被试的目标完成感。(2)通过启动被试不同的目标框架发现,在社会现实条件下,启动上级目标的被试对目标相关词的反应速度显著高于未启动上级目标组的被试。(3)通过访谈发现,需要观众与否与个体自尊水平、目标定向类型有关,不同的观众属性也会给不同的目标完成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的观众类型包括观众的权威性、胜任力、社会比较和亲密度。总之,这些结果表明,社会现实条件会影响个体实施行为意向的动机,这些影响又是可以通过操作目标的关注点、目标框架的启动方式来减弱的。不同自尊水平、目标定向的人,在需要观众方面有差异,而不同的观众,对目标完成感的影响程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