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协作通信中协作方式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线通信中,多径衰落一直是影响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分集技术是对抗多径衰落的有效技术。作为典型空间分集技术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能够很大地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然而,由于受到移动终端体积、功率等方面的限制,MIMO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协作分集作为一种新的空域分集,为MIMO技术走向实用化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协作通信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无线信号的广播特性,在多用户通信环境中,使用单根天线的各邻近移动用户按照一定方式共享彼此的天线来相互协作发送信息,产生一种类似于多天线发送的虚拟天线阵列(Virtual Array),从而获得空间分集增益。本文主要研究协作分集协议的设计问题。首先,详细介绍了协作通信的系统模型及其工作原理;接着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现有的协作分集协议进行分类,并简述了各种协议的工作原理。然后,详细分析了放大转发(AF)和解码转发(DF)两种基本协议,研究了其中断概率性能,并与直传模式对比分析,进一步阐明了这几种协作分集协议。最后,介绍了估计转发(EF)协作分集协议的工作原理,对其中断概率和性能仿真进行了分析。结合AF和EF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协作分集协议——自适应估计转发(AEF)协作分集协议。该协议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用户间信道CSI的不同,中继端R对接收到的信号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即在中继节点R处,当用户间信道的传输特性较好(即I SR> R)时,中继端R采用EF模式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非线性估计和转发。反之,当S至R信道处于深衰落时,R端对接收到的信号采用AF模式进行功率放大转发。通过分析中断概率以及系统仿真结果,得出了AEF与AF和DF相比性能更优越的结论。
其他文献
摘要:“曹冲称象”的故事相信同学们都熟悉,其实他用的方法反映在数学中就是化归转化思想。面对千变万化的中考新题型,许多同学在感到思维受阻时,若能像“曹冲称象”一样,运用思维转化策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常能打破僵局。  关键词:数学思维;转化;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33  数学思维本质上是辩证思维。思维方法能否灵活转化,
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持续进步,在微处理器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增强微处理器架构学习中的直观性、提高学习效率是国内外相关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在完成一个基于兼容ARM
精子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持续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它受到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一系列基因的调控。研究表明:锌指蛋白基因家族作为哺乳动物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参与了精子发
目前,SnS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光伏材料之一,非常有希望作为未来高效的太阳能转换材料。SnS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无毒性,其构成元素在自然界储量丰富。因此,制备出高质量的SnS薄膜,将会在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快速退火温度对脉冲激光沉积法所制备SnS薄膜特性的影响,以及基于SnS薄膜异质结器件特性。利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玻璃衬底上室温沉积SnS薄膜,并在氩气保护下对
斑马鱼因其胚胎透明、实验室养殖方便和发育速度快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模型生物.根据Rama Cajal所说"视网膜是一种真正的神经核和一种外周脑".它的显
参数估计是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由于其在雷达、声纳、通信、生物医学、地震探测等领域有着广阔而重要的应用背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而对各种参数估计方法的研究有
空间谱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在空域滤波、时域谱估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和技术,其优异的参数估计性能、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兴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