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上气道梗阻患儿为对象,分析CT扫描在上气道梗阻病因早期识别中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上呼吸道梗阻患儿(55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完成了CT扫描+三维重建检查、30例完成了直接喉镜检查,4例完成了电子喉镜,6例进行了上消化道造影,20例完成心脏彩超,8例进行了染色体等检查,术后病理检查8例。
结果:
CT扫描+三维重建:16例(29%)诊断为先天性囊肿,其中11例舌根甲状舌管囊肿:囊肿全部位于舌根部,圆形低密度灶,囊内密度均匀一致,直径约0.8-2cm,界限清楚,囊壁薄厚均匀,边缘光滑,舌根水平气道的不同程度受压;1例会咽部圆形低密度灶,即会厌囊肿;2例咽后壁囊肿;1例喉囊肿;1例鼻咽部巨大囊肿:鼻咽后壁可见囊性软组织密度影,相应气道受压变窄。1例(2%)鼻后孔闭锁(双侧):鼻腔大量软组织填充,其后方鼻咽腔正常通气。5例舌后坠阻塞气道,气道狭窄,甚至闭塞;余33例未见异常。
直接喉镜:12例(22%)发现囊肿(其中5例是在CT扫描确诊后窥喉发现囊肿),1例见舌后坠阻塞气道,1例检查时见吸气时会厌遮挡声门诊断为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4例经电子喉镜诊断为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而余25例依据临床表现拟诊为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
全部病例血清总钙及离子钙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6例行上消化道造影:1例正常,5例轻度胃食管反流;20例行心脏彩超:4例正常,10例卵圆孔未闭,2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合并室间隔缺损);8例行染色体检查,7例正常,1例核型为46XY,inv(9)(p12q13);8例术后行病理检查:7例囊肿壁由鳞状上皮组成,1例囊肿壁由柱状上皮组成。
结论:
在新生儿上气道梗阻病因中,除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外,还有很多器质性病变,对以喉喘鸣发病或不明原因引起的上气道梗阻,应尽早完善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