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囊性腺肌病临床病例分析——附两例病例报道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my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子宫囊性腺肌病临床特点探讨可能发病机制,为临床工作中鉴别、诊断、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检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二十年子宫腺肌瘤患者病历,得到6例子宫囊性腺肌病病例,连同分别于知网、Pub Med上检索,筛选1908年至2021年共38篇文献,筛选得到子宫囊性腺肌病较完整病例报道共38例,以既往是否有生育史、是否有宫腔有创操作史为条件分为A、B两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两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总结对比分析,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记数资料以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特点:A组(无生育史和宫腔有创操作史)2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1.3±4.16岁,A组经期严重痛经的患者占100%,平均发病年龄15.6±2.87岁,痛经平均病程5.0±3.60年,痛经伴随盆腔痛的患者占80%,痛经伴随经期经量改变的患者占0%。B组(有生育史或宫腔有创操作史)平均年龄为35.20±7.33岁,严重痛经的患者占100%,平均发病年龄32.29±8.99岁,痛经病程偏态分布,中位数1.5年,痛经伴随盆腔痛的患者占27.78%,痛经伴随经期经量改变的患者占72.22%。两组对比痛经合并盆腔痛、月经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辅助检查结果:A组囊腔最大径平均32.35±10.30mm,CA125水平偏态分布,中位数44U/ml,阳性率为55%,CA125水平与囊腔大小之间未见线性关系;B组最大径平均40.83±23.35mm,CA125水平偏态分布,中位数43U/ml,阳性率为66.67%,CA125水平与囊腔大小之间亦未见线性关系。两组囊腔直径、CA125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和预后:A组术前接受内分泌治疗(短效避孕药)的患者占50%,术前曾接受Gn RH-a注射治疗的患者占40%,接受过以上2种方案治疗的患者占25%,痛经症状不能为非甾体消炎药缓解的患者占90%;最终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占95%,其中接受经腹腔镜子宫肿物切除的患者占94.74%,接受经腹子宫肿物切除的患者占5.26%,术中见合并其他部位内异灶的患者占61.11%,术后接受药物巩固治疗的患者仅20%;术后疼痛评分下降6-10分,术后痛经症状明显缓解的患者占42.11%,术后痛经症状消失的患者占57.89%。B组术前接受口服内分泌药物(避孕药、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拮抗药物)治疗的患者占33.33%,术前接受Gn RH注射治疗的患者占22.22%,接受过以上2种方案治疗的患者占5.56%,痛经症状不可为非甾体消炎药缓解的患者占94.44%;最终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占100%,其中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肿物切除的患者占61.11%,接受经腹手术的患者占27.78%,接受宫腔镜子宫肿物切除的患者占11.11%,术中见合并其他部位内异灶的患者占56%;术后接受药物巩固治疗的患者占47.06%,术后痛经症状明显缓解的患者占38.89%,术后痛经症状消失的患者占61.11%。A、B两组所有手术患者术后痛经症状均明显缓解甚至消失,随访期间未见痛经症状复发病例。对两组术前盆腔痛,月经改变情况、CA125阳性率,接受避孕药、Gn RH-a、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效果,术中合并其他部位内异灶,术后接受辅助治疗,术后痛经症状缓解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两组患者痛经伴随盆腔痛、月经改变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出盆腔痛症状、伴随月经改变与否可能作为鉴别不同发病机制的子宫囊性腺肌病患者的依据之一。结论:1、无生育史和宫腔有创操作史子宫囊性腺肌病患者年龄更小,而痛经平均病程更长,痛经多伴随盆腔痛,均不合并月经改变;而有生育史或宫腔有创操作史患者痛经大多伴随经量增多和(或)经期延长。提示临床特点的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发病机制所致。2、子宫囊性病灶直径与CA125水平之间并无线性关系,比较有/无生育史、宫腔操作史患者CA125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超声、核磁共振检查能很好提示子宫囊性腺肌病病灶,有时需要结合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协助鉴别诊断。3、患者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无效,需接受手术治疗,保守手术可选择腹腔镜,所有手术患者术后痛经症状均明显缓解甚至消失,随访期间未见痛经症状复发病例。
其他文献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围产期母儿的不良妊娠结局,且对母亲和子代都有远期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正常妊娠孕妇及GDM孕妇外周血中代谢及炎性因子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GDM的关系,探讨其预测GDM的价值。寻求新的、廉价、常用且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以期减少或预防GDM患者围产期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选取2021.01.01-2021.12.31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分娩的孕妇共86
学位
期刊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病例特点及引产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21年8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确诊的15例于妊娠中期引产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一般情况:15例患者平均年龄32.9±4.0岁。就诊孕龄为14~26+4周。既往1次剖宫产史者10例,既往2次剖宫产史
学位
目的:通过收集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近5年以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为诊断住院治疗的患者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宫颈环扎的术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阴式宫颈环扎术在妊娠中期流产、早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CI的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于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间以CI为诊断,满足单胎妊娠,孕周为12~27+6周且无渐进性宫
学位
目的:1、本实验通过收集50岁以上宫颈活检诊断为HSIL(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绝经时间、EGI(endocervical glandular involvement累腺情况)、HPV(Humanpapillomavirus,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ECC(Endocervical Curettage宫颈管
学位
研究背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类严重危害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与预后的高危妊娠并发症。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有待阐明[1]。PE可导致各个器官的异常生理过程。据统计高达12%[2]的小于胎龄的婴儿是由PE发病引起的。目前,已有研究证实PE的发生与发展与胎盘滋养细胞的功能障碍息息相关[3]。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多能的
学位
目的:针对产时发热(intrapartum fever,IPF)孕妇中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HCA)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11年5月~2021年9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产时发热(>37.0℃)并进行胎盘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孕妇,根据胎盘病理组织学结果分为HCA组及无HCA
学位
研究背景母乳喂养对于母儿双方均具有益处。对于新生儿,母乳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理想食物,其中存在更易消化的蛋白质及脂肪以促进发育;提供免疫球蛋白及溶菌酶等物质以提高免疫力,抵御新生儿疾病;通过母乳喂养还可以增加母婴间的情感联系,提高母亲对于母性身份的认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早已将母乳喂养的宣教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3年,WHO发布的婴幼儿喂养全
学位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研究Rspo1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与正常妊娠孕妇血清及胎盘中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探讨Rspo1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从而阐明Rspo1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产科规律产检、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单胎妊娠孕妇60例,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作为GDM组,同期糖耐量正常的3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排除妊娠合并内外科疾
学位
目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种疾病,常病情凶险,母亲和胎儿的死亡率很高,这与它缺乏早期诊断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关,现在较为公认的理论是,PE作为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胎盘是此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心,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在帮助我们了解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