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子宫囊性腺肌病临床特点探讨可能发病机制,为临床工作中鉴别、诊断、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检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二十年子宫腺肌瘤患者病历,得到6例子宫囊性腺肌病病例,连同分别于知网、Pub Med上检索,筛选1908年至2021年共38篇文献,筛选得到子宫囊性腺肌病较完整病例报道共38例,以既往是否有生育史、是否有宫腔有创操作史为条件分为A、B两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两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总结对比分析,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记数资料以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特点:A组(无生育史和宫腔有创操作史)2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1.3±4.16岁,A组经期严重痛经的患者占100%,平均发病年龄15.6±2.87岁,痛经平均病程5.0±3.60年,痛经伴随盆腔痛的患者占80%,痛经伴随经期经量改变的患者占0%。B组(有生育史或宫腔有创操作史)平均年龄为35.20±7.33岁,严重痛经的患者占100%,平均发病年龄32.29±8.99岁,痛经病程偏态分布,中位数1.5年,痛经伴随盆腔痛的患者占27.78%,痛经伴随经期经量改变的患者占72.22%。两组对比痛经合并盆腔痛、月经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辅助检查结果:A组囊腔最大径平均32.35±10.30mm,CA125水平偏态分布,中位数44U/ml,阳性率为55%,CA125水平与囊腔大小之间未见线性关系;B组最大径平均40.83±23.35mm,CA125水平偏态分布,中位数43U/ml,阳性率为66.67%,CA125水平与囊腔大小之间亦未见线性关系。两组囊腔直径、CA125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和预后:A组术前接受内分泌治疗(短效避孕药)的患者占50%,术前曾接受Gn RH-a注射治疗的患者占40%,接受过以上2种方案治疗的患者占25%,痛经症状不能为非甾体消炎药缓解的患者占90%;最终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占95%,其中接受经腹腔镜子宫肿物切除的患者占94.74%,接受经腹子宫肿物切除的患者占5.26%,术中见合并其他部位内异灶的患者占61.11%,术后接受药物巩固治疗的患者仅20%;术后疼痛评分下降6-10分,术后痛经症状明显缓解的患者占42.11%,术后痛经症状消失的患者占57.89%。B组术前接受口服内分泌药物(避孕药、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拮抗药物)治疗的患者占33.33%,术前接受Gn RH注射治疗的患者占22.22%,接受过以上2种方案治疗的患者占5.56%,痛经症状不可为非甾体消炎药缓解的患者占94.44%;最终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占100%,其中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肿物切除的患者占61.11%,接受经腹手术的患者占27.78%,接受宫腔镜子宫肿物切除的患者占11.11%,术中见合并其他部位内异灶的患者占56%;术后接受药物巩固治疗的患者占47.06%,术后痛经症状明显缓解的患者占38.89%,术后痛经症状消失的患者占61.11%。A、B两组所有手术患者术后痛经症状均明显缓解甚至消失,随访期间未见痛经症状复发病例。对两组术前盆腔痛,月经改变情况、CA125阳性率,接受避孕药、Gn RH-a、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效果,术中合并其他部位内异灶,术后接受辅助治疗,术后痛经症状缓解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两组患者痛经伴随盆腔痛、月经改变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出盆腔痛症状、伴随月经改变与否可能作为鉴别不同发病机制的子宫囊性腺肌病患者的依据之一。结论:1、无生育史和宫腔有创操作史子宫囊性腺肌病患者年龄更小,而痛经平均病程更长,痛经多伴随盆腔痛,均不合并月经改变;而有生育史或宫腔有创操作史患者痛经大多伴随经量增多和(或)经期延长。提示临床特点的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发病机制所致。2、子宫囊性病灶直径与CA125水平之间并无线性关系,比较有/无生育史、宫腔操作史患者CA125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超声、核磁共振检查能很好提示子宫囊性腺肌病病灶,有时需要结合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协助鉴别诊断。3、患者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无效,需接受手术治疗,保守手术可选择腹腔镜,所有手术患者术后痛经症状均明显缓解甚至消失,随访期间未见痛经症状复发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