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据统计乳腺癌为全球女性常患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虽然基础和临床科学家已对乳腺癌进行研究,但其预后仍较差。micro RNAs(miRNAs)是长度为20-25个核苷酸的高保守非编码小分子RNA,与m 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并可在转录后水平靶向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至今已报道micro RNA通过调控多种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超过一半以上的人类miRNA被发现于基因脆性位点及多种肿瘤基因组的区域,可导致癌或抑癌基因的异常调控。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篇文章报道miR-597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癜症相关,但未有研究报道miR-597在乳腺癌进程中所起作用。FOSL2也称作FRA-2,属于AP-1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成员包含多个Fos和Jun的异构体。一些研究表明FOSL2在骨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如光周期调控,纤维化,甚至癌症。近期,FOSL2被证明在CD4 T细胞的分化中可作为细胞可塑性的决定因素。已有相当多实验证明FOSL2在多个信号通路如TGF-β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人乳腺癌中,FOSL2可增强其侵袭能力,但对其在乳腺癌中的其他作用还知之甚少。目的为了研究miR-59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尤其是其对乳腺癌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以及该过程所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8对临床标本及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SK-BR-3中miR-597的表达水平。2.在肿瘤细胞中瞬时转染miR-597 mimics,并用MTT实验、Ed U实验及流式周期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3.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597的靶基因,并用Q-PCR、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及蛋白印记法验证;随后敲减及挽救靶基因,结合功能实验判断靶基因的准确性。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miR-597与FOSL2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与正常组织和细胞比较,乳腺癌组织及MDA-MB-231和SK-BR-3细胞中miR-597均呈低表达;2.与对照相比较,上调miR-597可抑制MDA-MB-231和SK-BR-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3.FOSL2是miR-597的靶基因;4.乳腺癌样本中,FOSL2与miR-597的表达关系为负相关。结论miR-597在乳腺癌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抑癌基因的角色。它通过靶定FOSL2的3’UTR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SK-BR-3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侵袭。